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鹧鸪

尤侗 尤侗〔清代〕

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
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夕阳正往西沉,耳边传来鹧鸪的叫声;路上赶路的人,全都垂下了头。
到处都是难走的山路关卡,根本没法顺利前行;这鹧鸪啊,到底在为谁辛苦,一直不停地叫呢?

注释
鹧鸪:鸟名,其鸣声凄切,如言“行不得也哥哥”,古代诗文中因常用它作为劝阻出行的象征。
陌:田间道路。
征人:出门旅行的人。
关山:泛指关隘山川。古乐府《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赏析

  《闻鹧鸪》一诗,以旅人耳畔的鹧鸪啼鸣起兴,寄寓的情意深远绵长。

  诗的前两句侧重写景,却在景中藏情。夕阳西沉,暮霭渐渐弥漫开来,暮色已至时,路旁树丛里传来鹧鸪一声声凄切的鸣叫,那声音仿佛在反复诉说“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此时,在田间道路上奔波了一整天的旅人早已疲惫不堪,脚步愈发沉重,偏偏又听到这样的啼鸣,心中的愁苦怎能不更添几分?“首尽低”三字,精准勾勒出出门人共有的旅途艰辛与难以排解的思乡之情。这两句不仅渲染出愁闷怅惘的氛围,更为后两句直接抒情议论做了巧妙铺垫。

  借鹧鸪啼鸣表达惜别、劝阻之意的诗作,前人早已多有创作。若此诗仍循着这一思路立意,难免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闻鹧鸪》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借旅人听到鹧鸪啼鸣声起兴,托意深远。诗的前两句写景,渲染出一种愁闷怅惘的氛围;后两句以反问的语气将意思更翻进一层,由感叹旅途的艰难愁苦更深一层地推进到感叹世途的险恶崎岖。这首诗含蓄地反映了清王朝封建统治下政治专横、文网森严、庶民百姓处世艰危的黑暗现实,倾泻出诗人复杂、幽微的心绪。

尤侗

尤侗

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363篇诗文 ► 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怀李啸云

高鼎 高鼎〔清代〕

吴苑文章客,余溪落拓身。
一生惟爱酒,万语不言贫。
依隐常安拙,相交只率真。
记从分短袂,又度两重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夜

黄景仁 黄景仁〔清代〕

络纬啼歇疏梧烟,露华一白凉无边。
纤云激荡月沉海,列宿乱摇风满天。
谁人一声歌子夜,寻声宛转空台榭。
声长声短鸡续鸣,曙色冷光相激射。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行

高鼎 高鼎〔清代〕

一叶西风里,催程曙色微。
水流残梦急,帆带落星飞。
宿鸟未离树,寒潮欲上矶。
江湖无远近,莫问几时归。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