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员庙
瞿佑〔明代〕
一过丛祠泪满襟,英雄自古少知音。
江边敌国方尝胆,台上佳人正捧心。
入郢共知仇已雪,沼吴谁识恨尤深。
素车白马终何益,不及陶朱像铸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每次经过这荒祠我都泪湿衣襟,自古以来英雄就少有知心之人。
江边的敌国正尝胆图强求存,吴王台上的美人正蹙眉捧心。
当年入郢都皆知大仇已报,灭吴后谁知道他恨犹未消?
死后乘素车白马又有何用?不如范蠡能得铸金像荣耀。
注释
丛祠:建在丛林中的神庙。
尝胆: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郢:古代中国楚国的都城。
沼吴:灭吴。
素车:泛指丧事所用之车。
简析
此诗通过凭吊伍子胥祠庙,感慨英雄伍子胥少知音的悲剧命运,对比勾践隐忍、西施权谋、范蠡功成身退,叹惋忠烈难遇明主,暗含对历史人物不同选择与命运的深沉思索,凸显出英雄失路之慨与世事沧桑之感。
瞿佑
瞿佑(一作祐)(1341-1427)字宗吉,自号存斋,钱塘人。洪武初以荐历宜阳训导、迁周府长史。永乐间以诗祸谪戍保安,洪熙元年放归。著有《香台集》、《乐府遗音》、《剪灯新话》等。► 72篇诗文
湖心亭看雪
张岱〔明代〕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 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临江仙·秋兴
王凤娴〔明代〕
珠帘不卷银蟾透,夜凉独自凭阑。瑶琴欲整指生寒。鹤归松露冷,人静井梧残。
天际一声新度雁,翱翔似觅回滩。浮生几见几多欢。三秋今已半,枫叶醉林丹。
沧浪亭记
归有光〔明代〕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