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幸蜀西至剑门

李隆基 李隆基〔唐代〕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剑门山高耸入云,险峻无比;我避乱到蜀,今日得以回京。
只见那如翠色屏风的山峰,高有千仞,那如红色屏障的石壁,全凭五位大力士开出路径。
灌木丛生,好似缠绕旌旗,时隐时现;白云有如飞仙,迎面拂拭着马来。
治理国家应该顺应时势,施行仁德之政,各位大臣,你们平定叛乱,建功立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注释
幸蜀西至剑门:幸蜀:驾临四川。剑门,古县名,今四川省剑阁东北,因剑门山而得名。此诗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时长安收复后从四川回京时,行至剑门时所写。
銮舆:皇帝的车驾,此处是李隆基自指。出狩:皇帝到外地巡视称出狩。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二句,开篇扣题,力度千钧。剑阁天险,銮舆人主,铢两悉称。“峻”是剑门山主要的特征,其它如道路险曲等,都由“峻”字生出。诗中不去写山,只抓住山腰“横云”这一特定景观来写:在平原高不可及的层云,此刻只是层层低徊于剑门腰际,足见山高岭峻路险。“横”字,描绘出层云叠起,横截青峰,与峻伟山势,共同构成一种浩然雄劲的气势。经过首句先声夺人的渲染,出句交待皇舆返京,经行剑阁情事。《春秋》为尊者讳,天子逃窜,每称“出狩”,用来不免难堪。但“出狩”下紧缀一个“回”字,又很能显出玄宗心境的爽朗和愉悦。两句一景一事,领起下文。

  颔联二句:“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元和郡县图志》:普安郡即剑州,剑门就在剑州境内。玄宗车驾返京,经行剑阁,作有是诗,州刺史以为中兴盛事,勒石以示纪念。此诗境界开阔,基调高昂,也不似仓皇避乱时情景。可确定为公元757年(至德二载)回舆长安时所作。

简析

  《幸蜀西至剑门》是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先描写剑阁之高峻险要,高到云层之上,险到两壁千仞,笔法凌绝,然后笔锋突然转折,由写景色到发议论,透露出诗人跌宕起伏的心理反应,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怀。全诗格调庄严、笔力扛鼎,虽作于乱中,仍不失盛唐气象。

李隆基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73篇诗文 ► 2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宫词二首

张祜 张祜〔唐代〕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怜。
新声何处唱,肠断李延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三首·其二

王维 王维〔唐代〕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