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后
张孝祥〔宋代〕
紫箫吹散后,恨燕子、只空楼。念青月长亏,玉簪中断,覆水难收。青鸾送碧云句,道霞扃雾锁不同忧。情与文梭共织,怨随宫叶同流。
人间天上两悠悠。暗泪洒灯篝。记谷口园林,当时驿舍,梦里曾游。银屏低闻笑语,但醉时冉冉醒时愁。拟把菱花一半,试寻高价皇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夫妻分离之后,情意已然断绝。春燕难归旧巢,璧月难再圆满,玉簪已折,覆水难收,岁月匆匆流逝,只余满心遗憾。殷勤青鸟为你捎来书信,道观幽深,满是凄清孤寂。情缘难了,那些缠绵悱恻的话语,恰似苏蕙所织的回文锦缎,又如同唐代宫女的红叶题诗,满含无尽幽怨;可现实终究无情,如今已是仙凡殊途。
两行清泪滑落,忆起往日你我相伴的美好时光。犹记你我初见,是在谷口园林旁的客栈,银屏轻轻掩映,伴着低声笑语。如今回想起来,那般情景竟如一场美好幻梦。莫非此生竟要这般永远不得相见了吗?不,我要携着那半面铜镜,去寻觅愿出高价收购之人,或许终有破镜重圆的那一日。
注释
青鸾
赏析
“紫箫吹散”一句,巧妙化用弄玉与萧史的传说,开篇便点出夫妻离散的境遇,同时也暗暗透出二人昔日的恩爱时光。而“燕子”“空楼”的意象,则源自唐代故事——张尚书去世后,其姬妾关盼盼为怀念旧爱,在张家的燕子楼中居住十余年,始终未再嫁。词人借这一典故,进一步道出自己与李氏之间生死不渝的深情,尤其一个“空”字,极易让人联想到苏轼《永遇乐》中“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的经典词句,将孤寂与怅惘渲染得更浓。
随后,词中接连用了三种象征意象,喻指事情已成定局、无可挽回:明月已然缺损,难再圆满;玉簪从中间折断,无从接续;泼在地上的水,再也无法收回。自古以来,人们都以“花好月圆”为美
简析
词的上片活用弄玉与萧史的传说,劈头就写出夫妇的离散,也暗示原先的恩爱,而后则说事情的无可挽回;下片写在悠悠隔绝的痛苦中,转而追怀往日恩爱。这首词情思悱恻、感人至深,词中灵活运用祖国传统文学中一系列优美的和悲剧性的典故与成语,并把不同时空的情景交织起来,造成词情的起伏跌宕和词境的烟水迷离,可见两人之间感情深厚,亦流露出词人的难言之痛。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张孝祥善诗文,尤工于词,其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传世。► 670篇诗文 ► 256条名句
浣溪沙·菊节
苏轼〔宋代〕
缥缈危楼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感时怀旧独凄然。
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姜夔〔宋代〕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沉 同: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