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董判官

高适 高适〔唐代〕

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
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
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
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得闻你即将启程远行,仗剑辞别朋友亲人。
在幕府之中,你是备受赞誉的才子,而在将军府中,你又是备受重用的智者。
边关一带常多雨雪,而出塞的道路上,狂风沙尘肆虐不停。
提出安抚边疆的良策,将是你为国家作出的重要贡献,男儿为国家尽忠报国,即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注释
董(dǒng)判官:名字事迹不详。
行迈:远行。
倚(yǐ)剑:仗剑。
交亲:交结很深的亲友。
幕(mù)府:军队出征施用帐幕,故将军的府署称为幕府。
将军:指董判官的上级将领。
长策:好计策。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首赠别诗,不写惜别之情,多激励慰勉之词,是天宝十一载(752),高适在长安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孙钦善.高适岑参诗选:1985年08月第1版,人民文学出版社:59

鉴赏

  送友人赴边,这是高适边塞诗中常见题材。本首诗中陈述董判官胸怀良策,仗剑出京,辞亲赴边御敌,诗人祝愿他要经得起边关的雨雪风尘之苦,为保卫边疆贡献计策,奋不顾身。诗人一生常以“万里不惜死”,“临戎觉命轻”的志向鞭策督促自己,随时准备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此诗一扫缠绵之词,立意高远,出语豪迈,具有强烈的献身精神。

  首联的诗句突出了友人即将踏上远行的事实。“倚剑”这两个词成为关键词汇,它不仅使“行迈”和“别交情”之情既具悲切又彰显豪壮,还含蓄地传达了友人是从军出征的身份,说明了友人远行离亲之由是因为要守卫边疆。“行迈”之中,已隐隐透露出旅途的漫长遥远;而“别亲”更凸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送董判官》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中陈述董判官胸怀良策,仗剑出京,辞亲赴边御敌,诗人祝愿他要经得起边关的雨雪风尘之苦,为保卫边疆贡献计策,奋不顾身。这首诗一扫缠绵之词,立意高远、出语豪迈,以极朴素的语言、极深厚的情谊,慰勉友人莫辞旅途艰辛、施展才略、立功边关,亦体现出诗人自身强烈的献身精神。

高适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246篇诗文 ► 47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从军行

杨炯 杨炯〔唐代〕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行即兴

李华 李华〔唐代〕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塞下曲

许浑 许浑〔唐代〕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