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浪淘沙·有得越中故人赠杨梅者为赋赠

吴文英 吴文英〔宋代〕

绿树越溪湾。过雨云殷。西陵人去暮潮还。铅泪结成红粟颗,封寄长安。
别味带生酸。愁忆眉山。小楼灯外楝花寒。衫袖醉痕花唾在,犹染微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杨梅树生长在越地的溪湾畔,梅雨季节后树上成熟的杨梅就像片片红云。杭妾死后已葬在西泠桥边,如今我也已经是年老力衰,但却仍旧羁旅在杭城中。难得越中故人将那似女子粉泪凝结成的一颗颗紫红色如粟粒团成的圆球形的杨梅,特地托人带到了临安送给我。
杨梅入口后别有风味,甜中略带着酸味,吃着吃着,不由想起眉山的苏轼也是老景凄惨。夜色昏昏时,在我住宿的小楼外面,楝树正盛开着淡紫色的花。在小楼中以杨梅就酒,醉眼朦胧中,仿佛看到杨梅汁沾染在衫袖上,不由得又回想起:过去杭妾在时,她醉后撒娇吐过来的花茸迹,也是留在这衫袖之上,遗迹隐然。

注释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绿树”二句,点明杨梅产地与物候特征。越地溪湾畔,杨梅树蓊郁成荫;梅雨初霁时,累累果实如红云缀满枝头,在夏日的熏风中渐渐成熟。“西陵”三句,扣合词题“赠杨梅”之旨。此处“西陵”借指杭州西泠桥是词人杭妾葬身之处,亦暗用李贺“西陵下,风吹雨”诗意。词人自述:杭妾长眠西泠桥畔,而己身虽年衰力竭,仍羁旅杭城。幸好有越中故旧,将那凝结着女子粉泪般紫红粟粒的杨梅,托人辗转送至临安。感怀这份情谊,于是作此词赠答。

  “别味”二句,由品杨梅引出对东坡居士的追怀。眉山苏轼贬谪岭南时,曾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之句。此刻杨梅入口,甜中带酸的滋味,令词人想起同样沦落天涯的东坡: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浪淘沙·有得越中故人赠杨梅者为赋赠》为南宋词人吴文英所作。全词以杨梅为情感纽带,上片描绘江南绿树溪湾的杨梅产地,以“铅泪结成红粟颗”暗喻赠物凝结情谊,并勾连对杭州亡妾的追忆;下片由果味酸涩联想到苏轼贬谪岭南的境遇,自伤羁旅暮年凄凉,末句“衫袖醉痕花唾在”通过衣襟残渍重现亡妾生前情态。全篇融合咏物、怀人、自悼三重意蕴,时空记忆与物候人事交织,体现出吴文英词绵密深婉、用典隐曲的典型风格。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376篇诗文 ► 156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黄庭坚 黄庭坚〔宋代〕

王荆公新筑草堂于半山,引八功德水作小港,其上垒石作桥,为集句云:“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戏效荆公作。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口行舟二首

朱熹 朱熹〔宋代〕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鴃两山相对鸣。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谢逸 谢逸〔宋代〕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