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把酒花前欲问他
欧阳修〔宋代〕
把酒花前欲问他。对花何吝醉情酡。春到几人能烂赏。何况。无情风雨等闲多。
艳树香丛都几许。朝暮。惜红愁粉奈情何。好是金船浮玉浪。相向。十分深送一声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花前端着酒杯,想问问这花儿(或心里的人):对着这么美的花,何必舍不得让自己喝到脸红呢?春天来了,能好好欣赏这美景的人有几个?更何况,那些无情的风雨总是毫无顾忌地来来去去,轻易就会打落春花。
这艳丽的花枝、芬芳的花丛能开多久呢?不过是朝开暮谢罢了。怜惜这红花、愁惜这粉瓣,又能怎么办呢?好在有这盛满美酒的金盏,像在玉色的浪涛里浮动。咱们相对而坐,还是尽情畅饮,再深情地唱上一首歌吧。
注释
酡:饮酒后脸色变红,将醉。
简析
此词借花前把酒的场景,将惜春之情与人生感慨相融。上片由赏春起兴,点出春光易被风雨摧折,暗含对美好短暂的叹惋;下片写艳花朝开暮落,纵有惜红之意亦无可奈何,末了以金船载酒、对饮放歌作结,于惆怅中见旷达,将对时光的眷恋化作及时行乐的洒脱,语浅情深,余味悠长。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1355篇诗文 ► 1798条名句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苏轼〔宋代〕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宋代〕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