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堂检校收稻二首
杜甫〔唐代〕
香稻三秋末,平田百顷间。
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
御夹侵寒气,尝新破旅颜。
红鲜终日有,玉粒未吾悭。
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
谁云滑易饱,老藉软俱匀。
种幸房州熟,苗同伊阙春。
无劳映渠碗,自有色如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三秋之末成熟的稻米,生长在百顷平整田地之间。
庆幸这里没有过多的房屋遮挡,不妨碍欣赏那远处云山。
天气转寒,品尝新的稻米使我旅途愁容得以舒展。
这红稻整天都有,那珍贵的米粒也并未对我吝啬,让我尽情享用。
煮熟的稻米饭色泽洁白诱人,秋收的葵菜煮食后更添新风味。
谁说这滑溜溜的米饭容易让人饱腹?我觉得这软糯的口感恰到好处。
幸运的是,这些稻谷在房州地区种植得颇为成功,它们与伊阙春日的幼苗一同生长。
不用费力去映照那渠碗,这稻米本身就有着如银色泽。
注释
旅颜:旅人困顿愁苦的面色。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8篇诗文 ► 2728条名句
潼关吏
杜甫〔唐代〕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唐代〕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王濬 一作:西晋)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