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芋老人传

周容 周容〔清代〕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腹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后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者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国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穷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至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顾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刺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谴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芋视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之者,往往而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芋老人,是慈水祝家渡人。儿子外出给人做工,仅和老太婆住在渡口。一天,一个书生在他家的屋檐下避雨,他的衣服已经湿透并且单薄,更显得身影清瘦。老人邀请他进屋,得知他是从府城参加童子试回来的。老人读过一些书,与书生谈了很久,然后叫老太婆煮芋头给他吃。书生吃完一碗,老人又送了一碗给他,书生吃饱后,笑着说:“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家的芋头。”雨停后,书生告别离去。

  十多年后,书生因为科举高中当了宰相。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让厨师煮了一碗芋头吃,却突然放下了筷子,感慨道:“为何当年祝渡老人的芋头如此香甜?”于是他便派人去寻访当年的那对老夫妇,用马车接他们前来。当地县丞和主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篇散文的作者周容生活于明末清初,国变后曾一度削发为僧,矢志不仕清。在其前半生,朝廷多变故,明清易代之际更多弃亲背友、丧志失节之事。针对大量发生的这类事情,作者借芋老人之口发出了愤慨之言。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振鹏,章培恒主编.古文鉴赏辞典 下 第1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07:1765-1767

赏析

  从标题来看,这篇文章似乎是一篇人物传记,但实际上是作者周容巧妙地虚构了一篇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类似于晋代的陶渊明所著的《五柳先生传》,以及唐代的韩愈所著的《圬者王承福传》、柳宗元所著的《种树郭橐驼传》和《捕蛇者说》,明代的宋濂所著的《樗散生传》和刘基所著的《卖柑者言》等。这些作品都属于同一种类型。这种类型的文章中,有些以具体的人物事件为依据,而有些则完全出于虚构。但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通过讲述事情来阐述道理,表达作者的亲身体验或情感,这是一种介于历史传记和小说的文体。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段芋老人与一位相国之间发迹前后的交往经历。文章的段落结构清晰明了:第一和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篇文章写一位书生在饥寒交迫中饱食老人之芋,为相国后再食老人之芋味已迥然,继而为芋老人的一番道理所感触的故事。此文托事寄兴,喻义深邃,结构谨严,叙议结合,道理显豁而深刻,给人以教益,文中生动说明了时、位移人的道理,讽喻世人“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周容

周容

周容(1619—1692),字鄮山,一字茂三,又作茂山,号躄堂;明末清初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周容是明代诸生,负才名,有侠气;他曾受知于戴殿臣御史,戴为海盗所掠,他便以身为质,代其受刑梏,致使跛一足,时人多有赞誉。明亡后,周容出家为僧,但后来又因母亲尚在需尽孝道,而又返俗。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廷开设词科,召周容入京,他坚辞不就。周容于诗文书画用工皆勤,时人谓之“画胜于文,诗胜于画,书胜于诗”。著有《春涵堂集》。其《渡者之言》被编入湖北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下册中。► 8篇诗文 ► 4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酒泉子·谢却荼蘼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薄幸·咏疟

贺双卿 贺双卿〔清代〕

依依孤影,浑似梦、凭谁唤醒!受多少、蝶嗔蜂怒,有药难医花症。最忙时,那得功夫,凄凉自整红炉等。总诉尽浓愁,滴干清泪,冤煞娥眉不省。
去过酉、来先午,偏放却、更深宵永。正千回万转,欲眠仍起,断鸿叫破残阳冷。晚山如镜,小柴扉烟锁,佳人翠袖恹恹病。春归望早,只恐东风未肯。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己亥杂诗

龚自珍 龚自珍〔清代〕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
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