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杨柳拖曳着金缕似的柳枝,笼罩在烟雾中,落下白茫茫的柳絮。在装饰华丽的凤皇舟上,楚地的女子们跳着绝妙的舞蹈,水面上鼓声如雷轰鸣。
隋末群雄争斗,瓜分国土,天下无人主宰,士大夫们纷纷南渡避难。有人叠起花笺,寄托着深深的思念与情愫,写成了一篇篇动人的诗篇,引得宫女们争相传唱。
注释
落絮:落下的杨花。
楚女:泛指江汉一带女子。凤皇:即凤凰。
“雷喧”句:波上鼓声如雷轰鸣。
龙争虎战:指诸侯王混战。
中土:泛指中原。
“桃叶”句:指士大夫们纷纷南渡。此处用晋王献之送其爱妾桃叶渡江的典故,以讽时事。
这首词是怀古之作。词的上片写秦淮河上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下片写中原战火纷飞,动荡不安。并用了王献之送爱妾渡江的典故,隐约地嘲讽东晋王朝偏安江左、不图统一大业的腐败政治。全词通过秦淮的歌舞升平与中原的战火纷飞的对比,反映出词人期盼统一的思想。
颜杲卿,琅邪临沂人。以荫受官。性刚直,有吏干。天宝十四载,摄常山太守。
十五年正月,思明攻常山郡。城中兵少,众寡不敌,御备皆竭。其月八日,城陷,杲卿、履谦为贼所执,送于东都。思明既陷常山,遂攻诸郡,鄴、广平、钜鹿、赵郡、上谷、博陵、文安、魏郡、信都,复为贼守。禄山见杲卿,面责之曰:“汝昨自范阳户曹,我奏为判官,遂得光禄、太常二丞,便用汝摄常山太守,负汝何事而背我耶?”杲卿瞋目而报曰:“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一牧羊羯奴耳,叨窃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禄山怒甚,令缚于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节解之,比至气绝,大骂不息。
乾元元年五月,诏曰:“夫仁者有勇验之于临难;臣之报国义存于捐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