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东山草堂
杜甫〔唐代〕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最喜欢玉山草堂的幽静了,秋天时候空气清爽环境一片新鲜。
若隐若现的钟声时常响起,夕阳西下渔夫樵农收工归家。
搬来白鸦谷种的栗子,在青泥坊和着杂粮做成米饭。
为什么要去为国事而忧心呢?这样闭门听松竹的日子不是挺好?
注释
爱汝:喜欢到了极致。
高秋爽气: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钟磬:指钟﹑磬之声。
渔樵:打渔砍柴。
白鸦谷、青泥坊,皆地名。《长安志》:白鸦谷,在蓝田县东南二十里,其地宜栗。又:青泥城,在蓝田县南七里。《水经注》:泥水历晓柳城南,魏置青泥军于城内,俗亦谓之青泥城。考《
简析
《崔氏东山草堂》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直接表达对草堂的喜爱,说草堂位于玉山之上,环境幽静,秋高气爽,空气新鲜宜人;颔联进一步描绘草堂的隐逸氛围;颈联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出草堂生活的自给自足和质朴自然;尾联感慨西庄,以见出仕者之不如隐士。整首诗写隐居生活,但仍隐隐透露出对世事的忧心,机心未忘。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8篇诗文 ► 2728条名句
无家别
杜甫〔唐代〕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