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东山草堂
杜甫〔唐代〕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最喜欢玉山草堂的幽静了,秋天时候空气清爽环境一片新鲜。
若隐若现的钟声时常响起,夕阳西下渔夫樵农收工归家。
搬来白鸦谷种的栗子,在青泥坊和着杂粮做成米饭。
为什么要去为国事而忧心呢?这样闭门听松竹的日子不是挺好?
注释
爱汝:喜欢到了极致。
高秋爽气: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钟磬:指钟﹑磬之声。
渔樵:打渔砍柴。
白鸦谷、青泥坊,皆地名。《长安志》:白鸦谷,在蓝田县东南二十里,其地宜栗。又:青泥城,在蓝田县南七里。《水经注》:泥水历晓柳城南,魏置青泥军于城内,俗亦谓之青泥城。考《
简析
《崔氏东山草堂》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直接表达对草堂的喜爱,说草堂位于玉山之上,环境幽静,秋高气爽,空气新鲜宜人;颔联进一步描绘草堂的隐逸氛围;颈联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出草堂生活的自给自足和质朴自然;尾联感慨西庄,以见出仕者之不如隐士。整首诗写隐居生活,但仍隐隐透露出对世事的忧心,机心未忘。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8篇诗文 ► 2734条名句
阙题
刘眘虚〔唐代〕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听颖师弹琴
韩愈〔唐代〕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凤皇 一作 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房兵曹胡马诗
杜甫〔唐代〕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