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晏殊〔宋代〕
云幕无多斗柄移,鹊慵乌慢得桥迟。
若教精卫填河汉,一水还应有尽时。
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景象,抒发了对牛郎织女相会的感慨。诗中的“云幕无多斗柄移”描述了夜空中的星辰移动,暗示时间的流逝;“鹊慵乌慢得桥迟”则形象地描绘了乌鹊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但进展缓慢,似乎在暗示相会的艰难和不易;“若教精卫填河汉,一水还应有尽时”则以精卫填海的典故,表达了即使是有志填平银河,牛郎织会相会的时间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8-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386篇诗文 ► 300条名句
富人之子
苏轼〔宋代〕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者耶?”
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之罪。”
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
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