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崔员外秋宵寓直
王维〔唐代〕
建礼高秋夜,承明候晓过。
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钟多。
月迥藏珠斗,云消出绛河。
更惭衰朽质,南陌共鸣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高气爽的夜晚,在建礼宫值勤,承明寝路静静地等候皇帝清晨经过。
禁城的寒漏已经快要滴尽,万户人家的晨钟已经繁杂地响起。
月色渐渐淡去,月亮藏在如珠的北斗之后,云彩散开,银河如画卷般展现。
我对自己衰弱老朽的体质感到非常惭愧,伴随着玉珂的叮咚声,我与同伴一起走在南陌回家的路上。
注释
崔员外:名字不详。
寓直:寄宿于署衙当值,泛称夜间于官署值班。
建礼:汉宫名,为尚书郎值勤之处。
承明:古代天子左右路寝,因承接明堂之后,称承明。
九门:禁城中的九种门。古宫室制度,天子设九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为王维的后期作品,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根据诗歌内容,王维在秋天的一个夜晚与崔员外一起在建礼宫值勤,事后作诗记事。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 晨.王维诗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288-289
简析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总写与同僚在建礼宫值夜之事;颔联从宫廷秋夜的寒凉袭人写到晨钟响起,写得雄丽卓绝;颈联出语则彩丽隽秀,描写拂晓夜空的深邃清澈;尾联承前值勤之事表现同僚间的和谐关系。全诗风格苍浑秀逸,语言雄丽隽秀,毫无士宦之气。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415篇诗文 ► 879条名句
石壕吏
杜甫〔唐代〕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出门看 一作:出看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唐代〕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归嵩山作
王维〔唐代〕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