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月下的楼阁,飘着秋香的院落里,欢声笑语的人们来来往往。可哪个人一入秋就满心悲凉?从前的宋玉便是如此。
饮酒吃饭本应随心,歌舞享乐也该视作寻常。若问他有什么可悲伤的?仔细想来也有愁绪——重阳将近,秋风秋雨更添几分凄冷。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节选自《淮海词》。《踏莎行》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又有《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韵。
篆(zhuàn)冈:地名,在带湖旁。
宋玉:战国时楚国的著名诗人,屈原的学生,其代表作《九辩》有句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词以“欲擒故纵”的笔法展开,先借秋景否定传统悲秋,后突然反跌点出深层忧思,既含个人感慨,更藏政治寄托,层次曲折而情感深沉。

  词的上片聚焦带湖秋夜之美,以“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的工整对句开篇——秋月映着树影婆娑的楼台,秋花在庭院间飘送幽香,再添“笑吟吟地人来去”一句,用鲜活的动态勾勒出赏秋人的欢愉,让秋景更显动人。由此,词人顺势发问:“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借宋玉《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悲秋名句,否定历来文人见秋即悲的孱弱,看似主张敞怀赏秋,实则为下文铺垫。

  下片延续这一思路,换头以“随分杯盘,等闲歌舞”写秋夜的闲适——可随意小酌、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淳熙八年(1181年)冬,辛弃疾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后二十年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间闲居,此词便是作于其间。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辛弃疾在上饶的带湖别墅篆冈喝酒赏月,成此佳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宋词鉴赏大全集 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524页

简析

  词的上片写良宵小酌予篆冈的愉悦;下片先说只是人能恬然自适,秋日里亦自可乐,秋不足悲,后几句貌似旷达,但似乎有一点牢骚的意味在。这首词通过时节变化的描写来反映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气度从容,欲擒欲纵;其文法曲折多变,巧妙采用前人诗句,辞意含蓄,表达出词人恬淡、闲适的生活态度。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30篇诗文 ► 169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鹊桥仙·一竿风月

陆游 陆游〔宋代〕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春风依旧

赵令畤 赵令畤〔宋代〕

春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王安石〔宋代〕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