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乙丑除夕团圆歌

林占梅 林占梅〔清代〕

去年除夕时,淡北羁栖日。只隔百里程,归难如有失。

磨蠍坐身宫,二竖重遘疾。愁病复伶仃,苦况忍复述。

今年除夕时,团圆慰胸臆。子侄随弟昆,长幼相领率。

𩣔马及乘舆,轧轧北城出。荐祖礼云周,酬神仪既毕。

旁晚乍归来,欢哗闻内室。内室谒慈帏,致词颂安吉。

慈帏双眼枯,阿谁不能悉。举家叩贺来,逐一名字叱。

荆人复贺予,肃然见妇德。犹子女与儿,再拜立盈侧。

分与压岁钱,并戒毋荡佚。阿期年差长,垂侍状笃实。

牛儿襁褓中,啜乳无休息。以手鸣呜之,带笑睡甜黑。

花儿学步趋,攀援绕我膝。赋性颇聪颖,青睛如点漆。

见予著宫袍,掀玩呼唧唧。不独羡他人,兼且誇己饰。

满堂百十人,一一咸能识。戏弟唤爷娘,喧腾不停刻。

老牛舐犊怀,岂予独见惑。团饮坐围炉,宴酣弛酒律。

羯鼓动摧花,觞政如鬼蜮。赌谜并猜枚,各炫所长力。

上者给朱提,次者分笔墨。胜者足矜誇,负者亦悚恧。

男爵背「少仪」,女使诵「内则」。啾嘈杂火爆,轰雷来莫测。

耄者犹未闻,怯者两耳塞。大仆方逞能,小婢多逃匿。

一堂哄笑声,四座欣悦色。和睦家之肥,何暇论饮食。

人生重团圆,半世求不得。兹夜骨肉亲,其馀焉敢必。

大笑视荆人,此乐可云极。

林占梅

林占梅

林占梅,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61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其一

王士祯 王士祯〔清代〕

日暮东塘正落潮,孤蓬泊处雨潇潇。
疏钟夜火寒山寺,记过枫桥第几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复儿子书

张之洞〔清代〕

  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已告罄?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吾儿恃有汝父庇荫,然亦当稍知稼穑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息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余前曾致函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负老人训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曾国藩诫子书

曾国藩 曾国藩〔清代〕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神鬼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