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杜甫〔唐代〕
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
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
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
注释
《晋书·
潘岳传》:岳栖迟十年,出为河阳令,转怀令。
《晋书·书
陆云传》:云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
《月令广义》:晋宣帝时,羌人献桑落酒,九日以赐百官饮。
简析
《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及两位友人相聚,点明时间地点与人物;颔联通过“桑落酒”与“菊花枝”渲染宴会的雅致与节令特色;颈联描绘出秋日晴空万里、公堂雾散后的清新景象,象征心境的明朗;尾联写宴饮至晚,宾客尽欢,留客共舞,暗含对友人高远志向的赞美及相聚时光的珍贵。全诗摹画出一幅秋日宴饮的画面,清朗之感外可见旷达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宋朝黄鹤《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此当是天宝十四载作。《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有云:“王刘美竹润。”王与杨同韵,当有一误。时公在奉先,盖杨设席而会崔也。《长安志》:奉先县西南至京兆府二百四十里。《唐书》:白水县,属左冯翊同州。《汉书·循吏传》:议曹王生谓龚遂曰:“明府且止,愿有所白。”明府本谓太守,唐直属县令矣。此诗以潘陆称杨崔也。桑酒菊枝,九日之事。霜净雾披,九日之景。晚酣留饮,而醉舞差池,其爱客之情至矣。本是杨主崔宾,故潘比杨,陆比崔,坐属杨,来属崔。霜露一联,虽去即景,亦见二君之外肃清而中洞达。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8篇诗文 ► 2728条名句
出塞二首
王昌龄〔唐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