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唐县尹山居 其二
赵汸〔元代〕
山上新亭荫白茅,亭前栖鹤可窥巢。泉流谷口禽争浴,叶拥篱边犬自跑。
日出山童歌竹外,雨收林鹊影花梢。卜邻亦有餐霞客,谩与严光赋解嘲。
赵汸
(1319—1369)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字子常。九江黄泽弟子,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晚年隐居东山,读书著述。洪武二年,与赵埙等被征修《元史》,书成,辞归,旋卒。学者称东山先生。有《春秋集传》、《东山存稿》、《左氏补注》等。► 140篇诗文
水仙子·寻梅
乔吉〔元代〕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袭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唐才子传·李峤传
辛文房〔元代〕
峤,字巨山,赵州人。十五通五经,二十擢进士,累迁为监察御史。武后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因罪贬庐州别驾,卒。峤富才思,有所属缀,人辄传讽。明皇将幸蜀,登花萼楼,使楼前善《水调》者奏歌,歌曰:“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帝惨怆,移时,顾侍者曰:“谁为此”对曰:“故宰相李峤之词也。”帝曰:“真才子!”不待终曲而去。峤前与王勃、杨炯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晚诸人没,为文章宿老,学者取法焉。今集五十卷,《杂咏诗》十二卷,《单题诗》一百二十首,张方为注,传于世。
东阳道上
黄镇成〔元代〕
山谷苍烟薄,穿林白日斜。
崖崩迂客路,木落见人家。
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
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