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
杜甫〔唐代〕
秋水清无底,萧然净客心。
掾曹乘逸兴,鞍马到荒林。
能吏逢联璧,华筵直一金。
晚来横吹好,泓下亦龙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澄澈的潭水深不见底,这清幽静寂的环境涤荡着客人的内心。
官吏们骑着马,乘着雅兴,来到这富有野趣的山林。
两位能力强的官吏珠联璧合,这么丰盛的酒宴得花足足一两白银。
天色渐晚,席间助兴的笛声多么美妙,潭水深处,仿佛有蛟龙随着笛声低吟。
注释
萧然:空寂,这里指环境清幽。
掾曹:佐治官吏称“掾”,职官治事分科称“曹”。两者并用,指担任低级官职的人。
一金:并非实质,就是用来表示宴席昂贵。唐代一般用“钱”计量费用。一两白银绝非小数目。
龙吟:比喻笛声优美。
简析
《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以秋水的清澈深邃,比喻心境的明净高远;颔联说诗人带着逸兴出游,策马直奔荒林;颈联赞美宴会上的人才华出众、治理有方,也写出宴会的盛况;尾联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使整幅画面更加生动。全诗语言清新,热情洋溢,富有盎然诗意。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8篇诗文 ► 2734条名句
秋夜独坐
王维〔唐代〕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春宿左省
杜甫〔唐代〕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