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溪上作

陆游 陆游〔宋代〕

落日溪边杖白头,破裘不补冷飕飕。
戆愚酷信纸上语,老病犹先天下忧。
末俗凌迟稀独立,斯文崩坏欲横流。
绍兴人物嗟谁在,空记当年接俊游。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落日时分身披破裘,拄杖溪边,临风独立,无穷感慨,都上心头。
刚直而愚蠢很相信纸张上冠冕堂皇的话,现在老了病了还是先忧心天下。
风俗人情败坏,世衰道弊,礼崩乐坏,天下行将大乱。
那批支撑国家政局的精英人物现在还有谁在,即使朝廷想有所作为,又能与谁共图大事。

注释
戆(gàng)愚:刚直而愚蠢。
末俗:指衰世作的风俗人情。
凌迟:衰败,败坏。
斯文:指礼乐制度。
绍兴人物:指宋南渡初年(即宋高宗绍兴年间)那批支撑国家政局的精英人物。
俊游:高明的朋友,指那批“绍兴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本首诗是《溪上作二首》中的第一首。这两首诗在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冬作于山阴。时陆游六十九岁,奉祠居家,虽值暮年,仍然忧心国事,不改初衷。作者同情农民的痛苦生活,始终不忘洗雪国耻,于是创作了这两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莫砺锋,赵晓兰编.宋词精华:巴蜀书社,2000.04:511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述晚年孤独穷愁的处境和愤世嫉俗的心境。在自诉穷愁之时还不忘表白说“老病犹先天下忧”,对衰世末俗的猛烈抨击,真给人以振聋发聩之感。

  诗人用感伤的笔调,描写自己老病交加,痛惜风俗陵迟崩坏,并嗟叹昔日的好友如今都已烟消云散,相继作古,无人可共功业。同时,诗人更表达了自己那种处乱世而独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崇高品格。

  时当落日,冷风飕飕,诗人身披破裘,拄杖溪边,临风独立,无穷感慨,都上心头。这是首联所描绘的境界。“杖白头”可见他的老病,“破裘不补”则表明他的贫穷落拓。颔联紧承上文,对自己真正心事作了表述。他之所以落到如此地步,是因为秉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溪上作》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自述晚年孤独穷愁的处境和愤世嫉俗的心境。整首诗用感伤的笔调,描写诗人老病交加,痛惜风俗陵迟崩坏。并嗟叹昔日的好友如今都已烟消云散,相继作古,无人可共功业;同时,诗人更表达了自己那种处乱世而独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崇高品格,真给人以振聋发聩之感。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10237篇诗文 ► 113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苏轼 苏轼〔宋代〕

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画堂新构近孤山。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牧童诗

黄庭坚 黄庭坚〔宋代〕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短笛横吹 一作:吹笛风斜)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中秋月

晏殊 晏殊〔宋代〕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