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相思·深画眉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仔细描画眉毛,不知该画得浓些,还是浅淡些才合心意。梦中与你欢会,鬓发凌乱,衣衫上似沾着云雾般的清润,恰似当年阳台行雨的情景重现。
巫山高耸入云,幔山却显得低矮。傍晚时分,雨声淅沥,你却依旧未曾归来,独守空房的滋味,此刻愈发难以忍受。

注释
蝉鬓(bìn):妇女的一种发式。其特点是轻而薄,望之缥缈如蝉翼。
鬅鬙(péngsēng):发乱貌。
阳台行雨:宋玉《高唐赋》载,楚王曾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去而辞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阳台行雨”因此成为后人谓男女欢会的代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此词之所以能将相思之情写得一往情深,核心在于精准截取闺妇生活中最能凸显怨绪的典型片段,再以精妙笔法层层铺展,极具艺术感染力。

  词的第一个妙处,是对典型时间的匠心选取——“暮雨潇潇”的傍晚。一天之中,傍晚本就是最易牵动离愁的时刻:飞鸟归林、农夫收工,万物皆有归宿,唯独独守空房的闺妇,面对丈夫久役未归的现实,更添空虚寂寞。李白早已在《菩萨蛮》中写下“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道尽傍晚的离愁底色。而白居易更进一步,没有停留在普通傍晚,而是加入“潇潇暮雨”的意象,让原本的孤寂又添了几分心烦意乱。雨声淅沥,搅得人心不宁,这份愁绪远比单纯的暝色起愁更为浓烈,将闺妇的思念与焦灼推向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长相思》最初只是一种自由的可供演唱、抒发男女相思之情的歌行体。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因而得名,后成为词牌名。这首词大约作于皇祐末年(1054年),作者任夷陵县令时。是为描绘一位闺中女子待夫归来而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宋)欧阳修著,·欧阳修集编年笺注 7:巴蜀书社,2007.12

简析

  这首词以描眉起笔,暗含昔日为博夫君欢心的细腻情愫,继而借阳台行雨、巫山云雨的熟典,描摹梦中欢会的缠绵场景,情真意切。下片笔锋一转,以“巫山高低”呼应梦境,又以暮雨潇潇的凄清之景烘托现实——丈夫迟迟未归,女子独守空房的孤寂与怅惘。虚实交织间,将闺中思念与等待的愁绪刻画得淋漓尽致,意蕴悠长。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991篇诗文 ► 187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终南山

王维 王维〔唐代〕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接 一作:到)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未展芭蕉

钱珝 钱珝〔唐代〕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观游鱼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