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
王维〔唐代〕
高楼望所思,目极情未毕。
枕上见千里,窗中窥万室。
悠悠长路人,暧暧远郊日。
惆怅极浦外,迢递孤烟出。
能赋属上才,思归同下秩。
故乡不可见,云水空如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高楼远望思念故乡,目力已达极限,相思之情却没有边际。
枕上一梦就能去到千里之外,从窗中就可窥见万户人家。
遥远的路途上留下你的足迹,远方的郊原已昏暗不明。
惆怅的心飞往遥远水滨,远处一缕孤烟冉冉上升。
你擅长擅长吟诗作赋是出色的人才,思归的心情却和我一样。
故乡遥远怎么也望不到,只见天边云外空濛一片。
注释
和(hè):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使君五郎:疑即州守裴耀卿。裴耀卿少有才学,“能属文,擢童子举”,能诗,《全唐诗》就收有他两首酬张九龄的诗,其中《酬张九龄使风见示》即写于宣州刺史任上,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维谪居济州时所作。开元九年(721年)秋,王维因事获罪,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一次忙完公事,与济州刺史(即使君五郎)一起登高望远,各写诗作,抒发思乡欲归之情。这是王维对刺史诗的应和之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马玮主编,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 王维诗词赏析,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4.01,第40-41页
2、
林静编著,古代怀乡诗词三百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09,第160页
赏析
古人大多是异地为官,所以济州的刺史也和王维一样是外地人,两个外地人在同一地为官,共同的情感是思乡。此诗前两句交待背景,登高楼而远眺;中间六句承前句而来,写诗人与“使君五郎”登楼望远时的见闻与感悟;后四句点题,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心底强烈的思归怀乡之情。
前两句描述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交代了背景。诗人极目远望,无法将自己的情感完全表达出来,只能借助“毕”字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远处的青山虽然挡住了诗人寻找家乡的视线,但挡不住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六句承接前两句,描写了诗人与“使君五郎”登楼望远的所见所闻和感受。诗人以景衬情,表达了自己惆
简析
《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两句交待背景,登高楼而远眺;中间六句承前句而来,写诗人与“使君五郎”登楼望远时的见闻与感悟;后四句点题,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心底强烈的思归怀乡之情。全诗景物悠然,情感真挚,境界空蒙深远,蕴含无尽风韵。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415篇诗文 ► 886条名句
白头吟
李白〔唐代〕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
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
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
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
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
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
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归故林。(归 一作:羞)
兔丝固无情,随风任倾倒。(固 一作:本)
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
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
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
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
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
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
秋夕
杜牧〔唐代〕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