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二
杨万里〔宋代〕
寒甃千寻汲井花,病身一浴不胜佳。
追凉不得浑闲事,烧眼生憎半幅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深井里汲来一桶冷水,冲了冲凉,只感觉十分舒爽。
荷池纳凉不成,本来有些失望,在冲凉之后,对“追凉不得”已经不放在心上了。看到天边火红的晚霞,好像眼睛都被它灼伤一般。
注释
寒甃(zhòu):寒凉的水井。甃,本意是指以砖瓦等砌的井壁,亦用以指井。千寻:形容极长或极高。古时以八尺为一寻。
井花:指清晨初汲的水。李时珍《本草纲目·水二·井泉水》引汪颖曰:“井水新汲,疗病利人。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其功极广,又与诸水不同。”在此诗中当泛指井水。
不胜:非常,十分。
浑闲事:犹言寻常事。
生憎:最恨,偏恨。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夏,杨万里自漳州改知常州。淳熙五年(1178)夏,杨万里在常州写下了这组诗。这是杨万里诗风开始转变时期的作品。在《荆溪集自序》中,杨万里自述其学诗经过说:“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学之愈力,作之愈寡。”到荆溪(在今江苏宜兴南)后,他忙于日常工作,很少作诗。一天,“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不敢学,而后欣如也。”“自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盖麾之不去,前者未雠,而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这段话描述了诗人创作心理活动中的巨大
简析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二》是一首七言绝句,写傍晚浴后,追凉不得的烦热之感。天气实在太热,诗人从深井里汲来一桶冷水,冲了冲凉,感到十分惬意;他新浴之后,尚能勉强忍受“追凉不得”,最后却陡然一转,看到那火红的晚霞让诗人大为恼火,似乎灼痛他的眼睛。全诗语言直白,字眼尖新、泼辣,强调出诗人灼热难堪的主观感觉。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4973篇诗文 ► 260条名句
江神子·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
苏轼〔宋代〕
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江神子》以寄之。
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捻衰髯。
使君留客醉厌厌。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荔枝叹
苏轼〔宋代〕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相笼加 一作: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