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幽赏序
高濂〔明代〕
高子曰:山人癖好四时幽赏,境趣颇真。即在武林,可举数事,录与同调共之。但幽赏真境,遍环宇间不可穷尽,奈好之者不真,故每人负幽赏,非真境负人。我辈能以高朗襟期,旷达意兴,超尘脱俗,迥具天眼,揽景会心,便得妙观真趣。况幽赏事事,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举足可得,终日可观,梦想神游,吾将永矢勿诱矣。果何乐可能胜哉?未尽种种,当以类见。
游漪园记·节选
王士祯〔明代〕
门北向,甃石为路,路尽复为门,两垂柳夹之,婀娜可爱。有堂亦北向,颜曰“漱玉”。堂之后为池,白石为栏槛,水清碧可鉴毛发,下视石子纵横,如樗蒲,中多龟鱼。金鲫被水,大有径尺者,游泳萍藻间,见人殊不畏。池上有杨柳合抱,长条下垂披拂,与萍藻相乱。荫可一亩许,炎景却避,凉风洒然,游者徒倚不能去。池之东,循廊而南,为清皓之阁。级石而上,南山如画屏,萦青缭碧,争效于栏楯之下。下俯清流,曲折而东……阁上或书唐人诗,一联云:“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风景宛然。石磴北下,复长廊,廊西即大溪阁。 跨溪水登阁者不知水至是乃知之则阁如海市蜃楼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