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上秋夜

道潜 道潜〔宋代〕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苍江阴雨绵绵,到了傍晚仍未放晴;井边的梧桐叶随风翻动,搅动起萧瑟的秋声。
夜半时分,楼头的风声方才停歇;月亮在轻薄的浮云之间,透出了淡淡的光亮。

注释
井梧:井边的梧桐。
风吹断:风停了。断,止。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仲谋注评.历代名家绝句评点·宋: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04:79

创作背景

  宋人写景,往往不满足于总体印象的概括或静态的勾勒,而是刻意追求深细地表现出时间推移过程中的自然景物的变化。这首七绝就是那个时代的文化产物。

参考资料:完善

1、 缪钺等撰写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12 :496-497

赏析

  这首七绝通过描写苍江从傍晚到夜半、天气由阴雨转晴的变化过程,烘托出江上秋夜由喧闹渐入静谧的气氛,构成了清冷寒寂的意境。全诗四句四景,分别选择最适宜的角度表现了阴雨、风起、风停及将晴时分的景色,虽一句一转,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开篇描绘阴雨笼罩下的苍江,直到傍晚仍未放晴。“暗” 字意境浑厚,用得十分贴切,不仅以浓墨勾勒出天低云暗、秋水茫茫的江景,还让浓重雨意与渐至的暗夜自然交融,一句便写尽从白昼到傍晚的天色变化。此句是从整体入手铺陈,第二句则转向细节刻画:井畔的梧桐叶片翻动,发出飒飒声响,这是风吹动的缘故。若此时仍是 “梧桐更兼细雨”,那便会是李清照《声声慢》中 “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江上秋夜》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写景,通过“苍江”“井梧”反衬出诗人所处环境的幽静;后两句写夜风乍息,月亮在薄云处露出一点光明,则显示了诗人对前景的希冀与祈盼。全诗构思精巧,层次分明,写景真切细致,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景色随天色阴晴而转换的过程,并形成浑成的意境。

道潜

道潜

道潜(1043—1106)北宋诗僧。本姓何,字参寥,赐号妙总大师。於潜(今属浙江临安)浮村人。自幼出家。与苏轼诸人交好,轼谪居黄州时,他曾专程前去探望。元祐中,住杭州智果禅院。因写诗语涉讥刺,被勒令还俗。后得昭雪,复削发为僧。著有《参寥子集》。► 5篇诗文 ► 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城子·画楼帘幕卷新晴

卢祖皋 卢祖皋〔宋代〕

画楼帘幕卷新晴。掩银屏,晓寒轻。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著娉婷?
年华空自感飘零。拥春酲,对谁醒?天阔云闲,无处觅箫声。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卜算子·答施

乐婉 乐婉〔宋代〕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