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平澹然判官

王维 王维〔唐代〕

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
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
瀚海经年到,交河出塞流。
须令外国使,知饮月氏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还不认得边塞的道路,您刚刚跟从像班超那样的将军出征。
边疆裹挟着沙尘的黄云遮断了春天的景色,军中画角的声音唤起了边将的忧愁。
瀚海要走一年多才到,交河水远远地流出塞外。
您要让那些外国的臣使,知道当年匈奴用月氏王头骨饮酒的暴行。

注释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省教煌市西南古董滩附近,因位于玉门关以南,故称阳关,后来也用来泛指远方边关。
定远侯:东汉班超的封号。班超早年家贫,为官府抄书,曾经投笔感叹:“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来投笔从戎,奉使西域,在三十一年间,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中的平澹然判官大约曾是一位文臣,但有为平定边关作贡献的志向。此时他初次出赴边塞,王维作此诗以送别,此诗的创作时间不详。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 晨.王维诗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109-111

简析

  《送平澹然判官》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送友人出塞的情景。诗的前六句刻画描摹了出塞途中的艰苦以及边塞地区的偏远苦寒,最后写平澹然判官的守边职责,显示出平判官的磊落壮怀。全诗风格悲壮,形象生动,具有浓厚的边愁情绪,也更突出平判官尽忠职守的形象。

赏析

  此诗首句“不识阳关路”影射出这位判官初到边关,尚不习边事。次句“新从定远侯”引用班固的典故,以说明投笔从戎的壮志。虽然班固一开始作为文吏缺乏实际的边关生活战斗经验,但班固凭借自己的勇气和聪明才智,为边境和平作出了卓越贡献。

  边关生活是苦涩的,颔联“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两句悲壮形象地描写出边关生活。中原的春色无处可觅,只有漫天卷着沙尘的黄云。哀厉高亢的画角声传达着军营的警示,但也唤起了边关将士的愁苦之情。“断”“起”二字工稳贴切,形象生动。

  颈联“瀚海经年到,交河出塞流”,进一步突出边关之远,也就进一步加深了第四句提到的“边愁”。这两句一时间一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
王维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415篇诗文 ► 88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岑参〔唐代〕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牧童词

李涉 李涉〔唐代〕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始闻秋风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