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慈姥矶诗

何逊 何逊〔南北朝〕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客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平静的江面上,泛起粼粼波光。沿江远眺,两岸炊烟袅袅,尽收眼底。
我与友人一同沉醉在这幅动人的山水画卷中,离乡的愁绪仿佛也被暂时抛却。
滔滔江水、漫漫沙滩与峻峭崖壁相连成片,两岸的层峦叠嶂则被沉沉暮霭轻轻笼罩。
我呆呆地望着友人远去的归舟,心底渐渐被深深的悲哀填满。

注释
慈姥矶:地名,在今安徽省当涂县北四十里,突出于长江中。矶,突出于水边的山石。
遥岸:远处的江岸。
安流:流淌着的平静的江水。
平沙:广阔的沙原。
连山:连绵不断的山峦。
客:飘泊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晋初左思曾言“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道出了六朝人对山水的独特美学认知。在他们眼中,自然山水相较“悲音不共声,皆快於耳”的音乐,更能宣泄内心苦楚,带来审美愉悦。也正因如此,六朝不仅诞生了山水诗派,更真正塑造了山水的意境之美,何逊的《慈姥矶》,便是这类诗作的典型。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诗中山水之境与人生之境浑然相通。身处羁旅、满怀乡愁的诗人漫步江边时,眼前骤然铺开一幅轻柔静谧的暮景:蔼蔼暮烟自远岸升起,如清风托着白纱,娇柔朦胧;平静江面之上,夕阳洒下红宝石般的光彩,晚风拂过,波光粼粼。大自然似敞开母亲般的怀抱,轻轻抚慰游子孤独的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辞家远行,友人送他到慈姥矶(在今安徽当涂县北)后即乘舟归去,诗人远望友人归舟,思乡之情油然浓烈起来而写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吴振标·中国古代名篇分类精赏 第1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04

简析

  《慈姥矶》是一首五言律诗,为一首抒发别情的诗。诗的首联写夕阳美景;颔联写借赏景以解去乡之忧愁;颈联写继续赏景解忧;尾联写这忧愈解愈甚,不能自已。这首诗写景状物,细微贴切、层次井然、步步深入,创造出山水的意境美,使得诗人对友人与故乡的真情挚爱,跃然纸上。

何逊

何逊

何逊(466年—519年),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 135篇诗文 ► 8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为徐陵伤妾

何曼才〔南北朝〕

迟迟衫掩泪,悯悯恨萦胸。
无复专房日,犹望下山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林道人诣谢公

《世说新语》〔南北朝〕

  林道人诣谢公。东阳时始总角,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顾章书

吴均 吴均〔南北朝〕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