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我清晨乘着犁眉黄身马,举鞭无力。
强撑着病体,角巾便服地来到尧庙。
只见柳丝垂地绿荫遮天,石门喷迸的流水在此汇成金沙潭。
这里山青水秀,我的老朋友果然为我们选择了一处绝妙佳景。
庙中不断地有人来击鼓求福,其实尧本无心受人祭拜,你们这又是何苦呢?
庙前又有双跪石人,如花的美女整日在表演歌舞。
权贵们的豪华车马往来不绝,惊动着林木山石发出轰鸣。
远望潭中,长烟与碧波交织,时明时灭。白鸥群翔,如同纷纷扬扬的飞雪。
红亭赤栏,置于碧流青水之间口这潭水深过百丈能通彻海底,说不定其中会有蛟龙盘踞。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当时李白四十六岁,离所谓的“赐金放还”已近两年,居东鲁(今山东一带)。此诗题下原注:“时久病初起作。”据此可知,李白离开长安后曾经大病了一场,或许与在长安受打击有关。
这是李白久病初愈后为友人送行所作的一首诗,运用夸张的手法,非常富有想象力,意象变幻莫测,情感奔泻直下,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诗一开始,便泄露出诗人的满怀悒郁。在明净秋日的早晨,诗人“强扶愁疾”,策马而行犹似力不能胜。久病初起固是一个原因,但悒郁之愁怀,更是重要因素。愁怀的原因,诗的字里行间已透出信息:故人将归长安,勾起了他对昔日在长安始受礼遇后被排挤的回忆。“角巾微服”一句,含有甚深的今昔之慨。昔日在长安受到皇帝隆重的礼遇,此时却是愁疾之身,在今昔殊异的感慨中有着悒郁不平。
接写尧祠所见。“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喷作金沙潭。”在一片长杨掩蔽、青山碧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6篇诗文 ► 5967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