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冒大风渡沙子
李处全〔宋代〕
落日暝云合,客子意如何。定知今日,封六巽二弄干戈。四望际天空阔,一叶凌涛掀舞,壮志未消磨。为向吴儿道,听我扣舷歌。
我常欲,利剑戟,斩蛟鼍。胡尘未扫,指挥壮士挽天河。谁料半生忧患,成就如今老态,白发逐年多。对此貌无恐,心亦畏风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夕阳落山,暮云聚集,旅人心中所想何如?今天风急浪高,似乎预示着不平静。四望天空辽阔,一叶扁舟在波涛中摇曳,但我的壮志依旧。让我对吴地的友人说,听我唱首船歌吧。
我常想手持兵器,斩杀江中恶龙。外敌未除,我渴望指挥壮士们奋战。谁料半生忧患,如今已老去,白发渐增。虽不惧容颜老去,但内心仍怕生活波折。
注释
沙子:疑即沙水,今称明河。
暝云:黄昏的乌云。
客子:作者自称。
封六巽二:古代传说中的雪神和风神。
掀舞:指小船随波动荡。
利剑戟:使宝剑和长矛发生作用。
斩蛟鼍:把蛟龙、扬子鳄都杀
赏析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词篇。词中深刻的表现了作者要一扫胡尘的爱国思想感情。
上片写作者在旅途中冒着大风浪渡河的所见和所感。沙子,即沙水,今称明河。开头“落日暝云合,客子意如何。”落日黄昏,阴霾满天,描绘出作品所需要的氛围。客子,是作者自称。又有什么办法呢?“定知今日,封六巽二弄干戈。”遇到了坏天气,雪神和风神要大动干戈了。封六,古代传说中的雪神;巽二,古代传说中的风神,唐代牛僧孺《玄怪录》载:萧志忠欲出猎,群兽求哀于山神,云:“若祈封六降雪,巽二起风,即不复游猎矣!”(引自《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一)“四望际天空阔,一叶凌涛掀舞,壮志未消磨。”环顾四周,天际空阔,一叶小
简析
词的上片写自己在旅途中冒着大风浪渡河的所见和所感,寓意双关,大自然的现象,也是当时南宋政治形势的写照,朝廷主和派掌权,如黑云压顶,抗战复国的抱负不能实现,词人仍不甘心,努力抗争;下片抒发自己的爱国壮志得不到伸展的愤慨和忧忿的心情。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词篇,深刻地表现了词人要一扫胡尘的爱国思想感情。
李处全
李处全(1134-1189)约宋孝宗淳熙初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在世]字粹伯,里居及生卒年俱不详。徐州丰县(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及袁州、处州等地方官。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处全工词,有晦庵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63篇诗文 ► 10条名句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宋代〕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文章
陆游〔宋代〕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
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
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
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
西江月·重九
苏轼〔宋代〕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