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林希逸〔宋代〕

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通过注释每个字来研读经典反而会很难,如今人们逢人个个便会提及曾参和颜回。
哪知那些隐藏在脱落的皮毛下的观点,并不会相互流传在人们的口耳之间。
禅理要自己亲身参悟和寻求印证才可,仙丹须亲自烧炼并且等待丹药的还转。
“在卖花人的担子上看桃花和李花”,这句话让现在的我回忆起先生鹤山。

注释
笺:注释,这里指研读前人的注解。
逢人个个说曾颜:讽刺社会上吹嘘充栋、不懂装懂、言必称孔孟的现象。
剥落皮毛处:即肌肤之内,指本质精髓。
卖花担上看桃李:魏了翁“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答友人论学》是一首回复友人论学的诗。首联描绘了当时人们崇尚经典,脱离实践,拘泥于儒家思想,唯前人是瞻的不良学术风气。颔联紧承首联不良习气来写。批评当时有不良学习风气的学人只能学到表面,否定了当时学术不良风气,提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颈联一转,提出自己的治学方法。诗人将治学与参禅、炼丹类比,用道家与佛家的思想来解释自身的治学理念,使其治学方法浅近明白,通俗易懂。尾联化用了魏了翁的治学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诗人将“卖花担上看桃李”与不良治学风气作类比,进一步提出治学要走出书斋、放开书本,亲自钻研,才能学到世间活知识。全诗语言深入
展开阅读全文 ∨
林希逸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801篇诗文 ► 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书

陆游 陆游〔宋代〕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