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杜甫 杜甫〔唐代〕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倚仗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白露已降,秋空高远,江水澄澈,深夜独在空山,旅魂骤感惊悸。
孤帆的暗影静泊岸边,散落的疏灯空自映在水中。一弯新月犹自高悬天际,山间不时传来捣衣的双杵声。
自客居云安以来,至今已两度见秋菊绽放,可叹我仍卧病在这座山城。故乡北方的书信至今未到,南飞的大雁啊,为何这般无情!
我拄着拐杖独自在屋檐下徘徊,久久地遥望牛斗二星。迢递的银河默默从楼阁上空淌过,它的源头,莫非是通到了长安京城?

注释
露下:夜露降下。
空山:寂静的山中,指山城夔州。
旅魂:旅情,客居他乡的情怀。
疏灯:指江边稀疏的渔火。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 )的秋天。此时诗人正寓居在夔州西阁。在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独坐高楼,对着窗外空山的景色,听着远处传来的砧杵之声,对故国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袁慧光.杜甫湘中诗集注:岳麓书社,2010:115-116
2、 夏松凉.杜诗鉴赏:辽宁教育出版社,1986:446-449

赏析

  此诗开篇两句即点景点题,勾勒山城深秋夜色:首句明秋日景物,次句写入夜时分与游子身影。秋空澄澈,反添景物凄清与氛围幽静;夜色渐深,露水滴坠,楼下江水静淌,周遭山峦如巨人矗立,夜风轻拂间满是柔和安详。可这静美之境,偏偏触动游子心弦,惹起万千愁绪。

  三、四两句续绘夜景:长江远水间,零星灯火闪烁,原是夜泊的客船渔舟;新月高挂,万籁无声时,城中捣衣砧声阵阵,回荡夜空。此两句与上联景致相融,更添画面之美——高天湛蓝、疏灯飘忽、月光柔和、空山沉黑,秋夜、碧空、新月等景致交相辉映,再伴以断续砧声,愈发牵动异乡诗人的无限愁肠。

  五、六两句由景转情。“南菊再逢”暗指诗人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夜》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抒写了诗人抱病江峡而心系故乡的情感。首联写景点题,写出山城深秋之夜的环境;颔联描写客船渔舟好砧杵之声,描绘了优美的画面;颈联由写景转到抒情,刻划出诗人流落他乡、病卧山城无限悲凄的处境和心情;末两句由个人的身世遭遇写到对故乡的思念。这首诗写景如画,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体现出杜诗精警凝练、清丽含蓄的风格。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8篇诗文 ► 273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北固山下

王湾 王湾〔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秦王饮酒

李贺 李贺〔唐代〕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
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
黄鹅跌舞千年觥。
仙人烛树蜡烟轻,清琴醉眼泪泓泓。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纵游淮南

张祜 张祜〔唐代〕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