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减字木兰花·寓意

苏轼 苏轼〔宋代〕

云鬟倾倒,醉倚阑干风月好。凭仗相扶,误入仙家碧玉壶。
连天衰草,下走湖南西去道。一舸姑苏,便逐鸱夷去得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酒醉后头发散乱,依靠着栏杆发现眼前一片美景。倚仗别人搀扶我,进入仙家的境地。
一望无际的枯草,我从水路取道苏州,就随着范蠡退隐江湖离开仕途么?

注释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
云鬟(huán):古代通称妇女的头发。此处特指苏轼自己的头发,这与古代成年男子束发的习俗有关。
倾倒:有散乱的意思。
碧玉壶:《后汉书》卷八十二《方术传下》载,汝南人费长房曾与仙翁一起进入壶中,见到殿堂宏丽,美酒佳肴充斥,一道喝足了酒才出来。
姑苏:指苏州。
鸱(chī)夷:春秋战国时期,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消灭吴国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上片写醉后所见的美景以及醉态中的奇想。首句“云鬟倾倒”,直接描写酒醉后头发散乱的状态。次句“醉倚阑干风月好”紧承前句,当苏轼醉后倚栏而望时,忽然发现了一个美的境界:“风月好”。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在醉酒后拥有本真的自我,再加上恰好与自然美景相遇,这种“酒中趣”就显得不俗了。“凭仗相扶”一句,承上句一个“醉”字,仍写醉意朦胧的状态。就在这时,苏轼突发奇想,“误人仙家碧玉壶。”苏轼从年轻时起就博览群籍,不免于“杂学旁搜”,神仙方术之类书籍也莫不毕览,由该词所写可见一斑。这里 “仙家碧玉壶”的神话传说,不仅紧扣上文酒醉之事,而且充分表露了苏轼童真与诙谐的个性。

  下片写赴杭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十一月,苏轼赴杭州通判任途中经过苏州,该词是苏轼在苏州即景遣兴之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103-105

简析

  词的上片写词人醉后所见的美景以及醉态中的奇想,充分表露了他童真与诙谐的个性;下片写赴杭州途中所见的景物,以及途经苏州时的怀古之思。全词信笔写就,情感自然流转,由景、情、景,表现了苏轼壮志难酬之意,也体现出他对自我人生道路的偶发性思考。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783篇诗文 ► 482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字令·情高意真

刘过 刘过〔宋代〕

情高意真。眉长鬓青。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
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那堪酒醒。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柳枝词

郑文宝 郑文宝〔宋代〕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 苏轼〔宋代〕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