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岁暮海上作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

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何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孔夫子已经死了许多年,我如今也在乘船浮游大海。
天黑见北斗星斗柄掉转,才知道新的一年已经到来。
任轻便的木船随意飘去,垂下钓竿并没有什么期待。
问一问那乘槎归来的人,海上仙洲究竟在什么地方?

注释
仲尼:即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后世尊称为孔子。
浮于海:用《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语意,表示不得志而避世。
昏:黄昏,天色将晚时。斗柄:指北斗七星第五至第七的三颗星。回:指回复到前一年年终时的位置。北斗星方位随季节变换而跟着移动,所以古人从斗柄所指方向可以推知不同的节候。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孟浩然自开元十七年(729)始,从洛阳南游吴越,多次往返于各地山水之间。这是开元十八年(730)秋末取道新安江,东经桐庐、建德,十月到达温州后泛舟海上而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胡淼著,唐诗的博物学解读,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01,第133页

赏析

  这首诗写岁暮的无聊,表现了作者抱负不得施展的失落感。这是一首行旅诗。先写海,后写天,勾勒出天地壮阔空旷之境,而在此空旷的天地之中,诗人泛舟闲游,垂钓自乐,塑造了一个悠游自在、置身于世外的隐者形象。然而,诗人内心并非平静如水,不染尘俗。

  “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运用孔子典故,化用孔子成句。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因于仕途不得志,故放浪形骸,泛舟自乐。诗中除表现诗人游于江湖的潇洒壮逸的气概,又隐含着些许慷慨激荡之气。“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看出诗人随流漂泊,旅情无主的神态。尾联流露出了诗人向往隐居生活、无所牵挂的心态。

  全诗基调较低沉,从浮海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岁暮海上作》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运用孔子典故,化用孔子成句;颔联写天上星辰变的化,感叹时光易逝;颈联写诗人随流漂泊,旅情无主的神态;尾联写向往隐居生活、无所牵挂的心态。这首诗善用典故,内涵深蕴,从浮海远逝的幽思中表现出对岁时改易而自己却无所事事的怅惘。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302篇诗文 ► 34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对雪

杜甫 杜甫〔唐代〕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月下独酌·其二

李白 李白〔唐代〕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梅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