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崇义里滞雨

李贺 李贺〔唐代〕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草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是谁家的男儿这般落魄潦倒,来到长安感受这萧瑟的秋意?
正值壮年却怀着羁旅他乡的愁恨,梦中悲泣,恍惚间已生出满头白发。
瘦弱的马儿吃着枯败的草料,雨沫在冰冷的水沟里飘洒零落。
遥望南宫吏部,古旧的帘幕下一片昏暗,只听到敲更声从雨影中传来。
家乡远在千里之外,就在那东方天际白云低垂的尽头。
满怀忧愁地枕着剑匣入眠,客居的帐中,梦见自己立功封侯、实现壮志。

注释
崇义里:长安街坊名。宋敏求《长安志》:“朱雀街第二街,有九坊,崇义里其一。”
落莫:落魄潦倒。
秣(mò):饲养。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崇义里是诗人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时的居处,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秋,当是诗人在长安任职时写成的。诗人来长安应试在元和二年冬,三年春,“应试不售”后立即返回昌谷,不可能客馆滞雨怀忧,来感受长安的秋意。

参考资料:完善

1、 吴企明.李贺集:凤凰出版社,2007:102

赏析

  诗人李贺满怀济世的热忱奔赴长安,希望通过 “荫子得官” 的途径谋得一官半职,实现济民报国的人生理想。然而现实对他的回馈却冷酷无情:奉礼郎官职低微,他受尽皇亲国戚与达官贵人的冷遇排挤,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时常萦绕心头。在萧瑟寒凉的秋雨中,他滞留馆舍,触景生情,借诗句抒发郁结于心的忧愤。

  诗的首句以 “谁家子” 起兴,“仿佛自问,极愤郁之致”(叶葱奇《李贺诗集注》)。诗人来到长安,既感受到秋意的萧瑟,更体会到 “落莫” 与 “牢落” 的孤寂;壮年怀着客居他乡的怨愁,梦中见自己满头白发,不禁暗自悲泣。

  “瘦马” 以下四句,从直接抒情转为即景描写:诗人所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崇义里滞雨》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把诗人滞居崇义里期间凉秋冷雨的切身感受,与怀才不遇、仕进无途的人生遭遇巧妙地结合起来,以具体场景的寒冷与阴沉,抒发了诗人对于腐败现实制度的愤怨之情。全诗基调低沉忧郁,形象鲜明新奇,命意警拔深远。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元和十一年(816年),李贺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一说二十四岁)。► 253篇诗文 ► 66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赠

元稹 元稹〔唐代〕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韦应物〔唐代〕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