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杂咏
元好问〔金朝〕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
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
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
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北方的天空低垂,五台山的五个山顶却高耸入云,茫茫松林如海浪般翻涌,五座山峰如同神龟的头颅从浪中浮现。
太行山笔直向上延伸仿佛有千里之高,诸山与五台相比像井底的碎石山,只能徒然地呼号。
万千沟壑与岩石的位置雄伟壮观,偶尔从自然形成的巧妙中,得以窥见鬼斧神工般的造化。
急流在山涧奔涌,发出如风雷般巨大的声响,而这声响更被笼罩在云雾缭绕、山势磅礴的壮阔景象之中。
山间的云雾在青翠的山峦间吞吐飘荡,淡绿与深青的颜色层层叠叠,呈现出千万重。
这样的景色只应该存在于天上,哪里知道自己正身处在这五台山之中呢?
注释
简析
《台山杂咏》是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西北山川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云山气象的变幻莫测与壮丽非凡,赋予自然景观以神秘色彩,引人遐想。诗中在赞美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远境界。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925篇诗文 ► 479条名句
涌金亭示同游诸君
元好问〔金朝〕
太行元气老不死,上与左界分山河。
有如巨鳌昂头西入海,突兀已过余坡陀。
我从汾晋来,山之面目腹背皆经过。
济源盘谷非不佳,烟景独觉苏门多。
涌金亭下百泉水,海眼万古留山阿。
觱拂泺水源,奫沦晋溪波。
云雷涵鬼物,窟宅深蛟鼋。
水妃簸弄明月玑,地藏发泄天不诃。
平湖油油碧于酒,云锦十里翻风荷。
我来适与风雨会,世界三日漫兜罗。
山行不得山,北望空长哦!
今朝一洗众峰出,千鬟万髻高峨峨。
空青断石壁,微茫散烟萝。
山阳十月未摇落,翠蕤云旓相荡摩。
云烟故为出浓淡,鱼鸟似欲留婆娑。
石间仙人迹,石烂迹不磨。
仙人去不返,六龙忽蹉跎。
江山如此不一醉,拊掌笑杀孙公和。
长安城头乌尾讹,并州少年夜枕戈。
举杯为问谢安石,苍生今亦如卿何?
元子乐矣君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