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惟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落尽,犹赖有梨花。
当年曾胜赏,生香薰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池塘边芳草萋萋,庭院里绿荫满地,夕阳透过纱窗照射进来却带着一丝寒意。门上的金锁被扣响,多半是客人来了啊。酒桌前满是寂寞,只忧愁这临安非我的故乡。能留住吗?酴釄花已然落尽,幸亏还有盛开的梨花相伴。
当年曾有过何等美好的游赏时光:缕缕清香熏染衣袖,用旺火烧着茶水,分斟品饮。放眼望去,只见矫健的骏马、轻快的车马如流水般驶过。那时纵然风狂雨急,也正好能煮酒赏残花,自在从容。可如今啊,再也没有从前的心境,还能像过去那样洒脱开怀吗?

注释
芳草:香草,一种能散发芬芳香气的植物。 这里词人以芳草自喻,有忠贞贤德之意。
玉钩:新月。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满庭芳,因唐·吴融“满庭芳草易黄昏”诗句而得名。又名《锁阳台》、《满庭霜》、《潇湘夜雨》等。有平韵、仄韵二体。平韵正体为双调九十五字,上下阕各四平韵, 或上阕四平韵,下阕五平韵。转调,据《词学概说》里说,一个词牌都有一个宫调,凡是改变原来句式或者增减字数的,称为转调。李清照这首《满庭芳》就是这样。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池塘边香草芬芳,一片绿油油的庭院,有些阴凉。在这晴朗的傍晚,丝丝寒意侵透薄薄的窗纱。词人此刻的心思恰似池塘的水,在晴朗的傍晚,斜阳映红的表面,深藏着无边的思绪,有故国之思,有亲人之眷念,还有对朋友的向往。而这些都不在,自己就像香草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138年,正值南宋初期,李清照已经是54岁。经历了宋庭南渡,亡夫之痛,李清照辗转由金华到杭州定居。

参考资料:完善

1、 荣斌·李清照:济南出版社,2010年

简析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是一首抒情词。词的上阕白描实景,引带出孤独凄苦之情;下阙追忆往景,通过对比今昔,再次表达了词人孤苦的心境。全词精妙的描绘出她的情绪起伏:因景生愁引导自己排解愁绪,开始追忆往昔欢乐,然后对比现实再愁,体现出其细腻起伏的感情。词人通过回忆当年的“胜赏”,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故国之思,叹身世浮沉。

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87篇诗文 ► 63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八咏楼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遗犀还解辟寒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春

王令 王令〔宋代〕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