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甲辰中秋和傅山父韵)
李曾伯〔宋代〕
幻出广寒境,罗袜净无尘。素娥风格分明,玉骨水为神。手揽清光盈掬,眼看山河一色,阅尽古今人。对影且长啸,一酌瓮头春。
千万顷,琉璃色,楚天清。庾楼袁舫何事,汨汨主和宾。但见老蟾无恙,不管镜圆钩阙,寒暑任相更。此夕幸无雨,何惜放颜醺。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880篇诗文 ► 22条名句
 
 
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
阮阅〔宋代〕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阑干。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洒泪 一作:无语)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宋代〕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江上
王安石〔宋代〕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晚云 一作:晓云)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