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岳阳楼

刘仙伦 刘仙伦〔宋代〕

八月书空雁字联,岳阳楼上俯皇川。
水声轩帝钧天乐,山色玉皇香案烟。
大舶驾风来岛外,孤云衔日落吟边。
东南无此登临地,遣我飘飘意欲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八月,结队南飞的鸿雁在空中不断写着“人”字和“一”字,我独自登上岳阳楼俯视晴朗天气下的洞庭湖。
汹涌澎湃的波涛声像天帝演奏的钧天广乐,苍翠的山色在阳光中如玉皇香案的烟雾,隐约空濛。
一艘艘大商船,云帆相接,乘风破浪;几朵白云追逐着夕阳在黄昏中消失,引起我的吟咏。
我深深感到东南再没有像这般美丽的形胜,使我身心舒展,飘飘然如神仙行空。

注释
岳阳楼: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城上,临洞庭湖东岸。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为观赏洞庭景色的胜地。
书空:雁结队飞行,有时排成“人”字,有时排成“一”字,所以说雁在空中写字。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秋,作者从靖康元年(1126年)春避难南奔,至此已经流浪三年。此前在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曾谪监陈留酒税的刘仙伦是一位布衣诗人,作者虽也有报国之心,但因对南宋政局不满,只好寄情山水。这首词便是诗人借助岳阳楼从而抒发了自己一种热爱祖国山河的逸致豪情的一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月馥,周更文主编·《古典诗词曲阅读与鉴赏》·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12

赏析

  首联上句点明时间,下句点明地点。八月,在江南金风送爽,正是宜人的时节,而在北地,草木已衰,凉意已浓,不耐寒的鸿雁,已开始结队南飞。在洞庭湖辽阔的天空里,可以看到它们排成整齐的队形,或成“一”字,或成“人”字,联翩而过。这里把人的书空用来作雁的书空,很有新意,而又浑然不见用典之痕,正所谓“用事而不为事使”,显出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力。目送飞鸿,虽只是诗的开端,却已经给人以宏阔之感。下句从“仰”转到“俯”,进入本题,“晴川”二字则为下边的抒写作了安排。

  颔联上句写耳闻,下句写目见。八月在岳阳楼上不止可以看到洪波涌起的壮丽景色,且可以听到惊涛拍岸所发出的清泠而有节奏的巨大响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题岳阳楼》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前两联直抒胸臆写诗人在岳阳楼的耳闻目见;后两联承上启下先写湖上见到的美景,再写自己的情感体验。这首诗中,诗人在表达对岳阳楼赞赏的同时也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逸致豪情,全篇构思新奇,而出语天然,极飘逸之致。

刘仙伦

刘仙伦

刘仙伦(生卒年不详)一名儗,字叔儗,号招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与刘过齐名,称为“庐陵二布衣”。著有《招山小集》一卷。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为《招山乐章》一卷。► 23篇诗文 ► 2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李之仪 李之仪〔宋代〕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姜夔 姜夔〔宋代〕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沉 同:沈)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