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温庭筠〔唐代〕
问君何所思,迢递艳阳时。
门静燕归晚,墙高蝶过迟。
一双青琐燕,千万绿杨丝。
屏上吴山远,楼中朔管悲。
宝书无寄处,香毂有来期。
草色将林彩,相添入黛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想问你心中在思念什么?正当这艳阳明媚的时节。
人归得晚,门口静悄悄的;蝴蝶也迟迟才缓缓飞过高墙。
雕花窗下燕子成对飞舞,千万条杨柳枝轻垂摇曳。
屏风上绘的吴山辽阔幽远,楼里羌笛声声透着悲戚。
珍贵的书信无处可寄,唯有香车归期尚可期盼。
只好将这草色与林间风光,一同化作眉间黛色,聊以排解心中愁绪。
注释
迢递(tiáodì):天高气清的样子。
青琐燕:这里指落在窗前的紫燕。
屏:指屏风。
吴山:吴地的山,指屏风上画的南方山。
朔管:指羌笛,亦泛指北方地区流行的管乐
创作背景
据“无寄处”并不知李程去处的情形判断,此诗约创作于宝历三年(827年)春李程罢相以后,是作者为抒发相思之情而创作的咏春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董乡哲·“温庭筠”诗集译意:三秦出版社,2010.07
赏析
这首十二句的诗作可分为两部分,前六句设想相思对象的“所思”情形,同时明确了时间与地点;后六句则是诗人自述,既点出“吴山”这一地点,又提及羌笛的悲凉之声,还交代了借赏春排解愁绪的缘由。全诗笔墨疏朗,色彩偏于清淡,营造出清逸淡远的诗歌意境。
诗作首联,出句以“所思”设问,开门见山;对句随之作答,点明时间在“艳阳时”,其中暗含薛涛《春望词》中“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的意韵。三、四句通过“人归晚”“蝶过迟”,描绘人与蝴蝶在春日里的不同情态——人因被春景吸引而归得晚,蝴蝶因沾带花粉而飞得慢,间接展现出春天的鲜明特征。五、六句转向室外景致,燕子成双飞舞,千万条柳枝低垂,诗人借这
简析
《春日》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六句为第一部分,是对相思对象一方“所思”情形的设想,且点明了时间、地点;后六句为第二部分,是诗人自述,点明地点“吴山”的同时,自述羌笛悲凉,并说明了以赏春排解愁绪的原因。全诗笔墨挥洒,色彩趋于清淡,构建出清逸淡远的诗歌意境,有着与闺中女子毫无二致的柔情。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常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415篇诗文 ► 485条名句
听颖师弹琴
韩愈〔唐代〕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凤皇 一作 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遣怀
杜牧〔唐代〕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江湖 一作:江南;纤细 一作:肠断)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唐代〕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随山 一作:随关)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