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寄微之
白居易〔唐代〕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的鬓毛不知不觉中已经变得白而细长,想起我至今一事无成,真觉不堪。
一起珍惜昌盛的时候辞去官职,一同嗟叹我们在江南过除夕。
我经常回忆起家乡的山水,你细细了解生活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年老的军官适合辞官了,到了明天的新年我就五十三岁了。
注释
毵毵(sān sān):形容白而细长。
老校:称年老或任职已久的下级军官。
简析
《除夜寄微之》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直写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自身碌碌无为的叹息;颔联回忆起曾在京城的辉煌时光,而今却身处江南,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颈联转向对家乡自然风光的怀念和对人生道路的深刻体悟;尾联以自嘲的口吻,表示自己年岁已高,应当先于友人退隐。这首诗语言平白而感情深挚,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事业未竟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岁月的淡然接受。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989篇诗文 ► 1886条名句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
温庭筠〔唐代〕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胜曲尘 一作:蒙曲尘)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