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代刘勋妻王长杂诗

曹植 曹植〔魏晋〕

谁言去妇薄?去妇情更重。
千里不唾井,况乃昔所奉。
远望未为遥,踟蹰不得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谁说被休媳妇情变薄?我对他的情意更浓厚。
人常说,远走千里也不唾故井,他毕竟曾由我来侍候。
回头看他离得还不远,迈不开步唯恨已分手。

注释
去妇:与夫家脱离关系的媳妇。
不唾井:因为爱家乡,所以,在将要离开家千里远的时候,也不往水井里吐唾沫。
踟蹰:徘徊,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赏析

  “去妇”是因被休而脱离夫家的妇女。封建社会,在世人眼中,这样的女子皆是薄情之人。诗人对这种世俗的看法很是不平。“谁言去妇薄”一句反问,遂将世人之论给予了坚决的否定。接着表明自己的观点:“去妇情更重”。这一句不仅从正面进一步否定了世俗的看法,而且用一个“更”字加强语气,强调“去妇”感情比一般人更深挚的事实。诗人自己就是一个“去妇”,是一个因无子而被遗弃的“去妇”。这二句不仅仅是对自己的感情进行辩护,亦是替为所有的“去妇”在辩护。

  谚云“千里井,不反唾。”“唾”当为“莝”,是切碎的喂马用的干草。传说中有人经过一个驿站,把残余的马莝倒于吃水的井中,以为自己离此地有千里之遥,

展开阅读全文 ∨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179篇诗文 ► 71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十二首·其三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叁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某甲夜暴疾

《笑林》〔魏晋〕

  某甲夜暴疾,命门人钻火。其夜阴暝,不得火,催之急,门人忿然曰:“君责之亦大无道理,今暗如漆,何以不把火照我?我当得觅钻火具,然后易得耳。”孔文举闻之曰:“责人当以其方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国志·华佗传

陈寿 陈寿〔魏晋〕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杀陀。郡守子知之,嘱使勿逐,守嗔恚,吐黑血数升而愈。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