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三
李贺〔唐代〕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身佩玉玦的是谁家的好儿郎?久闻他豪侠的美名远扬四方。
他花费重金买了骏马的尸骨,却要送给并不爱马的楚襄王。
注释
宝玦:其状如环而有缺口的玉饰。
侠骨:指勇武仗义的性格或气质。
“堆金”句:语本《战国策·燕策一》,战国时郭隗以马作喻,劝说燕昭王招揽贤士,说古有君王以千金求千里马,三年未得,其侍臣主动求寻,三月后以五百金买一死骏马之首,于是不到一年,得千里马三匹。
楚襄王:即战国时楚顷襄王芈横。
参考资料:完善
1、
胡忆肖.中国古代诗词名篇评析.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166
2、
徐传武.李贺诗集译注.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113-139
3、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71-83
4、
闵泽平.李贺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5:296-318
创作背景
本诗是组诗《马诗二十三首》中的第十三首。李贺是唐室宗孙,系出郑王李亮之后。但积久年深,他这唐室宗枝,却早被皇家忘却,直败落到山坡村居、门庭冷落、甲蔬淡饭难于为继的清苦地步。尽管才华横溢,砺志苦读,诗名早著,但由于得不到力者的引荐,他终是不被赏识,只能挣扎于社会下层,于是带着忧愤之情创作了这组诗。
这组诗历来被认为非一时一地之作。吴企明《李贺集》则认为作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时逢马年,诗人感慨万千,一气呵成创作了这组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闵泽平.李贺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5:296-318
2、
霍松林.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603
简析
诗的首句以贵重的玉玦暗示这位儿郎的出身不凡;次句则赞颂其侠义精神、高尚品德,如同香气远播;后两句通过堆金购买骏马遗骨、欲赠予楚襄王的举动,写出此人对建功立业的向往,暗含讥讽之意。全诗语言凝练、形象鲜明,表现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有很深的讽喻和酸辛之感。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元和十一年(816年),李贺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一说二十四岁)。► 252篇诗文 ► 665条名句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唐代〕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纨绔 一作:纨袴)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一作:读破万卷书)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十三载 一作:三十载)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宿府
杜甫〔唐代〕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