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从湓口乘船出发,黄昏时分便在散花洲停靠,准备夜宿。两岸白苹与红蓼色彩鲜明,连小船都被映衬得似染了一层新绿。
有酒的地方便是家,反正一年四季的吃食从不用愁。今夜在此宿下,明日就乘风顺流,任意漂荡,无论是江南还是江北。
注释
好事近:《好事近》,词牌名,又名《钓船笛》。“近”指舞曲前奏,属大曲中的一个曲调。
湓(pén)口:古城名。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而得名。汉初灌婴始筑此城。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后改名湓城,唐初改浔阳。为沿江镇守要地。
散花洲:古战场。散花洲古时还有散花滩之名。
白蘋(píng):蕨类植物,现代称
上阕开篇交代行踪:从湓口乘船出发,黄昏时分停靠散花洲准备夜宿。散花洲关联着历史典故——孙权曾在此犒劳赤壁大胜的周瑜与将士,这份过往想必会触动陆游:他身为心怀收复失地之志的爱国诗人,毕生抱负直至晚年都未实现。此时的他,刚从福建茶盐提举改任江西提举,虽因离朝廷稍近而存一丝希冀,但提举本就不是高位;加之同僚视他“不拘礼法,恃酒颓放”,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他始终陷在矛盾中。
上阕后续两句转向薄暮景致,应是春夏之交的风光:白苹与红蓼色彩鲜明,衬着满眼新绿,连“一蓑”所代指的小船,都似被这浓郁绿意浸染。画面明快鲜活,宛如一幅灵动的山水画,从中能读出陆游此刻闲适赏景的兴致。
公元1178年(淳熙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次年,改提举江南西路(在今江西省)。这首《好事近》,是陆游在公元1179年(淳熙六年)由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改任提举江南西路时所写。当时陆游54岁,在东归江行途中连写十多首《好事近》词,这首词是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完善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10236篇诗文 ► 1148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