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好事近·湓口放船归

陆游 陆游〔宋代〕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湓口乘船出发,黄昏时分便在散花洲停靠,准备夜宿。两岸白苹与红蓼色彩鲜明,连小船都被映衬得似染了一层新绿。
有酒的地方便是家,反正一年四季的吃食从不用愁。今夜在此宿下,明日就乘风顺流,任意漂荡,无论是江南还是江北。

注释
好事近:《好事近》,词牌名,又名《钓船笛》。“近”指舞曲前奏,属大曲中的一个曲调。
湓(pén)口:古城名。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而得名。汉初灌婴始筑此城。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后改名湓城,唐初改浔阳。为沿江镇守要地。
散花洲:古战场。散花洲古时还有散花滩之名。
白蘋(píng):蕨类植物,现代称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上阕开篇交代行踪:从湓口乘船出发,黄昏时分停靠散花洲准备夜宿。散花洲关联着历史典故——孙权曾在此犒劳赤壁大胜的周瑜与将士,这份过往想必会触动陆游:他身为心怀收复失地之志的爱国诗人,毕生抱负直至晚年都未实现。此时的他,刚从福建茶盐提举改任江西提举,虽因离朝廷稍近而存一丝希冀,但提举本就不是高位;加之同僚视他“不拘礼法,恃酒颓放”,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他始终陷在矛盾中。

  上阕后续两句转向薄暮景致,应是春夏之交的风光:白苹与红蓼色彩鲜明,衬着满眼新绿,连“一蓑”所代指的小船,都似被这浓郁绿意浸染。画面明快鲜活,宛如一幅灵动的山水画,从中能读出陆游此刻闲适赏景的兴致。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公元1178年(淳熙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次年,改提举江南西路(在今江西省)。这首《好事近》,是陆游在公元1179年(淳熙六年)由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改任提举江南西路时所写。当时陆游54岁,在东归江行途中连写十多首《好事近》词,这首词是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完善

1、 马兴荣、刘乃昌、刘继才·《全宋词》广选·新注·集评: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07

简析

  词的上阕首先点明了词人自己从湓口坐船而来,接着描绘他欣赏到的薄暮中散花洲两岸的美丽风景;到了下阕,词人的心情转变了,变得低回沉郁起来,隐藏着更多的难言心绪。这首词通过写景表现出词人的闲情逸致,又隐约地透露出其无可奈何之情绪,具有花间词深微幽隐、富含言外意蕴的特色。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10236篇诗文 ► 114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苏轼 苏轼〔宋代〕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无题

晏殊 晏殊〔宋代〕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