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跳龙门
李昉等撰〔宋代〕
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太平广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龙门山在黄河的东岸。大禹治水时凿断龙门山,又开辟了一条一里多长的门状缺口,黄河从中间流下去,河的两岸不能通车马。每年到暮春时节,就有金色的鲤鱼从大海和各条河流争先恐后来到龙门。一年之中,可以跳过龙门的鲤鱼,不超过七十二条。只要鲤鱼刚一跳过龙门,就会有云雨跟随着它,然后大火从天而降,从后面将它的尾巴烧掉,就变化成龙了。
注释
岁:年。
简析
此文描写了龙门山的神奇景象和鲤鱼跃龙门的传说。龙门山位于河东,大禹治水时凿山断流,形成黄河中的一处险峻之地。每年春季,黄鲤鱼从各地汇聚而来,竞相跳跃龙门。传说中,只有极少数鲤鱼能成功跃过,一旦跃过,即有云雨伴随,其尾被天火焚烧后化为龙。这种故事以鲤鱼跃龙门为喻,揭示出奋斗与蜕变的主题,寓意着只有经历艰难挑战,才能获得成功与升华;同时,龙门山的神秘与鲤鱼化龙的传奇,也为此文增添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引人入胜。
浣溪沙·荷花
苏轼〔宋代〕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临江仙·梅
李清照〔宋代〕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宋代〕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阑 通 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