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年年才到花时候

佚名 佚名〔宋代〕

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不肯开晴,误却寻花陌上人。
今朝报道天晴也,花已成尘。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每年刚到花开的时节,就遇上接连十来天的风雨。天不肯放晴,白白耽误了在田间小路上寻花赏景的人。
今天终于传来天晴的消息,可花儿早已凋零成尘。我想对花神说一句:当初还不如不要让春天到来呢。

注释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阕各四句三平韵。
成旬:一作“经旬”,即连续下雨十来天。
何似当初莫做春:是说当初还不如不要做春。

赏析

  这首词在浩如烟海的惜春词作中别具一格。“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作者本想写今年寻花被耽误的事,开篇却用了一句涵盖范围更广的表述,这样写不仅能统摄全篇,更让题旨得到了更宽泛的拓展。“不肯开晴”,意思与 “风雨成旬” 大致相同。但这并非无谓的重复,因为若只说 “风雨成旬”,那些痴心的爱花人或许会想:总会有片刻天晴吧,只要趁这时看上一眼春花,也就不算虚度这春光!不信你看,那 “误却寻花陌上人”(其实约莫就是作者自己)或许就是这般念头。这一点,从他明知 “风雨成旬” 仍要到陌上寻花便可佐证。正因为有了 “不肯开晴”,“误却” 二字才更显分量。​

  不过,词作并未顺着一个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作者如痴似狂地等待着春花,最终却连花的影子都没看到,并且是“年年”没有看成,有感而作此词。其作者身份与创作时间均不详。

参考资料:完善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简析

  《采桑子·年年才到花时候》是一首惜春词。这首词先说花时风雨,耽误寻花,再说天晴而花已谢,因此寄语花神,埋怨她开花不得其时。全词语言平易,毫无雕琢痕迹;词中以花为媒,寓情于景,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深深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自然规律无法掌控的无奈与悲凉。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6739篇诗文 ► 860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一川松竹任横斜,有人家,被云遮。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比着桃源溪上路,风景好,不争多。
旗亭有酒径须赊,晚寒些,怎禁他。醉里匆匆,归骑自随车。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龙吟·黄州梦过栖霞楼

苏轼 苏轼〔宋代〕

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作栖霞楼,为郡中胜绝。元丰五年,余谪居黄。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舟中人言:公显方会客也。觉而异之,乃作此词,盖越调鼓笛慢。公显时已致仕在苏州。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栏杆 一作:阑干)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脍 同:鲙)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