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寿魏方泉
吴文英〔宋代〕
莺团橙径,鲈跃莼波,重来两过宿秋。酒市渔乡,西风胜似春柔。宿舂去年村墅,看黄云、还委西留。凤池去,信吴人有分,借与迟留。(橙径 一作:怅径)
应是香山续梦,又凝香追咏,重到苏州。青鬓江山,足成千岁风流。围腰御仙花底,衬月宿、金粟香浮。夜宴久,揽秋云、平倚画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莺儿在香橙林间翩翩起舞,鲈鱼在莼菜漂浮的水面上跃动。在这一年的闰八月中,我又度过了一次‘中秋节’。渔村的酒肆中,西风拂面,竟比春天还要温柔几分。舂米声从去年居住过的一个村屋中传出,那里正在新炊黄粱,袅袅炊烟凝聚在西边田野的上空。到中书省任职的人选,相信还是吴中人氏符合条件。这个好机会,我看还是借给迟留至今的魏方泉吧。
我想,这就像是白居易在香山继续他的梦境,又或是他追思往昔,再次来到苏州一般。青春与这片美丽的江山相互映衬,足以成就千年的风流佳话。寿宴被安排在染有仙气的桂花树下,在月光溶溶之中,桂花香阵阵袭人。夜宴持续了很久,我倚靠在画楼上,仿佛能揽住这满天的秋
赏析
“莺团”三句,点出了魏方泉的寿诞恰逢闰八月之中。“重来两过中秋”,则明确指出了这一年因闰月而得以两次欢庆中秋佳节。词人说:“黄莺儿在香橙林间翩翩起舞,鲈鱼在莼菜漂浮的水面上跃动。在这一年的闰八月中,我又度过了一次‘中秋节’。”“酒市”两句是说:“我们在渔村的小酒店里举杯共祝魏方泉的生辰,金风送爽,这田园生活的惬意自在,简直比春日还要令人陶醉。”“宿舂”两句,言从去年曾居住过的村屋中传来了舂米的声音,那里正炊烟袅袅,黄粱新熟,炊烟悠悠地飘向西边的田野。“凤池去”三句是说:“到中书省任职的人选,相信还是吴中人氏符合条件。这个好机会,我看还是借给迟留至今尚无作为的寿星——魏方泉吧。”“凤池
创作背景
据《吴郡志》:魏峻知平江府(即苏州),淳祐四年(1244甲辰)四月到任,六年(1246丙午)三月除刑部侍郎。盖秩满归朝而卒。梦窗此词在重到吴中作,时在公元1245年(淳祐五年),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当时词人四十六岁,故有“吴人有分”云。若按《水调歌头·赋方泉望湖楼》词的创作时间,则为其已至京师时矣。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376篇诗文 ► 1563条名句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张元干〔宋代〕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