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戍云南江陵别内

杨慎 杨慎〔明代〕

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
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河洲。今宵明月为谁留。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楚地边塞与巴蜀山峰横亘在临江渡口,行人啊请不要登上江边高楼。我远行的车马和你即将远去的客船相隔越来越远。只能隔着江水远望,独自一人登上孤舟。
还是羡慕沙滩上多情的鸟儿,在河中的小岛上双宿双飞。今天晚上的明月是为谁留下的呢?圆圆的月亮,清朗的月光固然美好,却偏偏照耀着这有着离愁别绪的人。

注释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此词为双调小令,平韵格,上下片共六十字。
戍:守卫边疆。此为谪戍,即充军。
江陵:今湖北江陵。
内:内人,妻子。
楚塞巴山:指江陵渡口一带。楚塞,指的是江陵西面的南津关,因江陵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杨慎迎娶继室黄娥,黄娥是尚书遂宁黄珂的女儿,少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通经史,能诗文,善书札。与杨慎婚后,二人唱和,夫妻情笃。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秋,杨慎因“大礼议”而触怒明世宗朱厚熜,又跪门哭谏而遭下狱廷杖,旋被谪戍云南永昌卫。不久他即离京远赴贬所,黄娥伴送,由潞河南下,溯江西上至江陵,方分手相别,一归蜀地,一赴滇所。此首词即作于夫妻在江陵告别之时。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秉戍 选评.元明清词.北京:文津出版社,2019:96-98
2、 钱仲联 等.元明清词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276

赏析

  这首词抒写词人与其妻子黄娥的离别之情。上片写江陵告别的情景,下片写别后的心情。全词语浅意深,辞尽情长,词中将明月人格化,达到“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从不同角度抒写出词人的离愁别恨。

  此词入手即点出离别地点:“楚塞巴山。”作者与妻子的告别之处正在江陵的临江渡口。由此溯江而上,即可入蜀返乡,但既为待罪之人,自是身不由己,只能在此与爱妻挥泪告别,其心中充满了难言的悲伤。所以接句即以“莫上江楼”自戒,反笔跌出离别的难以为怀。以下“征骖”写已登陆继续南下,应前“楚塞”;“去棹”则交待妻子溯江西去,应前“巴山”。本为恩爱夫妻,却就此劳燕分飞,两地茫茫。他们不忍相别,但因妻子要归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此词抒写词人与其妻黄娥的离情。词的上片入手即点出离别地点,当词人隔水看着妻子孤苦伶仃地一人独自乘舟远去之时,这种难分难舍的情感达到了无法遏制的高潮;下片宕开一笔,转写在江边所见之景,抒写出别后的心情。全词语浅意深,辞尽情长,词中将明月人格化,达到“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从不同角度抒写出词人的离愁别恨。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杨廷和之子。他参与编修了《武宗实录》,嘉靖三年(1524年)因卷入“大礼议”事件,触怒世宗,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在滇南时,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戍所逝世,享年七十二岁。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他的著作达四百余种,涉及经史方志、天文地理、金石书画、音乐戏剧、宗教语言、民俗民族等,被后人辑为《升庵集》。► 1538篇诗文 ► 6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天台陈庭学序

宋濂 宋濂〔明代〕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青溪记

袁中道 袁中道〔明代〕

  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比之含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至寒至腴,可拊可餐。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梅花

宸濠翠妃〔明代〕

锈针刺破纸糊窗,引透寒梅一线香。
蝼蚁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片上东墙。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