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中看牡丹三首

苏轼 苏轼〔宋代〕

雾雨不成点,映空疑有无。
时于花上见,的皪走明珠。
秀色洗红粉,暗香生雪肤。
黄昏更萧瑟,头重欲相扶。

明日雨当止,晨光在松枝。
清寒入花骨,肃肃初自持。
午景发穠丽,一笑当及时。
依然暮还敛,亦自惜幽姿。

幽姿不可惜,后日东风起。
酒醒何所见,金粉抱青子。
千花与百草,共尽无妍鄙。
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细密的雨丝没能聚成雨珠,映在澄澈的天空中,显得若有若无。
花萼上时常凝结着水珠,滚动流转,恰似颗颗圆润的明珠。
宛如美人洗去脂粉,清雅的香气在洁白的花瓣间萦绕。
黄昏时分,氛围愈发清寂,缀满水珠的花朵沉甸甸的,仿佛需要人搀扶。

想来明天雨该停了,晨光会轻柔地洒在松枝之上。
清晨的寒意渗入花骨,即便风势萧萧,牡丹仍能傲然挺立。
正午时分,花朵开得最为艳丽,盛放的姿态恰似舒展的笑颜。
夕阳西下,花瓣缓缓收拢,依旧顾惜着自身清雅的风姿。

可这清雅的风姿终究难以长久,后天或许就会有东风袭来。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三月,在黄州天庆观看牡丹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丁永淮·苏东坡黄州作品全编·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
2、 刘乃昌·苏轼选集·济南:齐鲁书社,2005

赏析

  苏轼的这三首牡丹诗,以牡丹的境遇流转为脉络,依次描摹雨中、晴日、凋零三种情态,字里行间满含赞花、爱花、惜花的赤诚之情,既各自成篇又浑然一体。

  首章聚焦雨中牡丹,雨丝如雾似烟并非倾盆之势。“雾雨不成点,映空疑有无”的景致里,雾雨拂面却不见雨痕,花瓣凝满晶 莹水珠,红者鲜亮、白者幽香。时近黄昏雨雾渐浓,花叶缀满水珠低垂欲倾,如盼人扶持,这一笔将花的娇弱与情意相融,让情景浑然一体、物我难分,瞬间烘托出全诗意韵。

  次章转而畅想雨过天晴的牡丹,诗人遥想“明日雨当止,晨光在松枝”的景致,以朝、午、暮三时铺陈花姿:晨雾缭绕松枝,牡丹伴着清芬端庄迎客;正午日照灼灼,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组牡丹诗以“花事流转”为暗线,脉络清晰且情感递进,既各有侧重又浑然一体。首章以雨为引、由景入花,将雨中牡丹描摹得鲜活传神;次章转向畅想,雨霁后的晴日牡丹景致明快动人,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末章则顺势延伸至花谢凋零的预想,从盛景过渡到衰态,满含深切惜憾。三首诗依次刻画雨中、晴日、衰败三种情态,完整呈现牡丹的风韵变迁,字里行间满是诗人对牡丹的由衷赞美与真挚爱怜。整诗笔触细致、刻画传神、抒情婉转,余韵悠长,让人回味无穷。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787篇诗文 ► 482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沈园二首·其二

陆游 陆游〔宋代〕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晏几道 晏几道〔宋代〕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留人不住

晏几道 晏几道〔宋代〕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