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喻道中寄元明用觞字韵

黄庭坚 黄庭坚〔宋代〕

中年畏病不举酒,孤负东来数百觞。
唤客煎茶山店远,看人秧稻午风凉。
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
一百八盘携手上,玉今犹梦绕羊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中年因害怕生病不敢再饮酒,辜负了东归的兄长,未能与之畅饮。
招呼旅客煎茶的山店遥远,看着人们在午后的凉风中忙着插秧种稻。
只要知道家里都平安无事,就不需要书信来细细描述生活的点滴。
我们曾一起走过一百八盘的蜿蜒山路,至今我仍时常在梦中回想起那绕过山羊肠小道的情景。

注释
新喻:今江西新余县南。
元明:黄大临,字元明,黄庭坚之兄。
孤负:同“辜负”。
东来:东归以来。
觞:酒杯。
觞(shāng):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无恙:无病,古代问候的常用语。
细作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庭坚于1102年(宋徽宗崇宁元年)所作,时年五十八岁。黄庭坚于1094年(宋哲宗绍圣元年)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次年春,其兄黄元明送黄庭坚沿江过夔峡,至黔州,后又徙戎州(治所在今四川宜宾),1100年(元符三年)五月,黄庭坚复任宣德郎,监鄂州在城盐税。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四月,至荆南(今湖北江陵),召为吏部员外郎,推辞不就,请求调任太平州,留荆南待命。第二年(崇宁元年)正月,从荆州出发,东归探视家人。四月,往萍乡(今属江西)探望其兄黄元明,当时黄元明为萍乡令。留十五日别去。五月,过筠州,至江州(治所在今汀西九江),与其家人相会,此诗是别后在新喻道中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黄庭坚与其兄长黄元明之间情深意厚,当黄庭坚被贬至黔州时,黄元明亲自护送至贬所。此时于贬谪数年之后,复职东归,与其兄相聚,彼此十分亲切。离别之后,黄庭坚寄去此诗,诗中情感真挚,仿佛与兄长面对面话家常。诗的开篇两句,黄庭坚提及自己多年来因病戒酒,因此这次与兄长重逢虽欢喜,却遗憾不能畅饮。这种独特的表述方式,在七律诗句中显得尤为特别,他用仄声的“举”字,与“畏病不举酒”五个仄声字相搭配,营造出一种拗折的声调,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无奈与遗憾。第三四两句说新喻道中情况。接下来的两句,黄庭坚描述了新喻道中的情景,提及了古人煎茶的方式,与现代沏茶有所不同,这种细节描写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第五六两句,

展开阅读全文 ∨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2549篇诗文 ► 55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陆游 陆游〔宋代〕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眠

唐庚 唐庚〔宋代〕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富人之子

苏轼 苏轼〔宋代〕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者耶?”
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之罪。”
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
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