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旧山僧
王建〔唐代〕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雪后每常同席卧,花时未省两山居。
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
一向风尘取烦恼,不知衰病日难除。
注释
老宿:称释道中年老而有德行者。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依止老宿亦未晚,富贵功名焉足图。”宋惠洪《冷斋夜话·靓禅师诗》:“靓禅师,有道老宿也。”宋林景梅《留寄沉介石高士》诗:“玄门尊老宿,白发长婴儿。”
修心:修养心性。《庄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脱焉?”《魏书·释老志》:“故其始修心,则依佛、法、僧。”唐崔涂《入蜀赴举秋夜与先生话别》诗:“失计方期隐,修心未到僧。”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一》:“我纵欲修心养性,哪得此半年空闲,幕天席地的日子?”
每常:常常。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百
简析
《寄旧山僧》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点明诗人修行的起点,即在老宿的指引下,既修心又读书;颔联通过雪后同卧和花时未居两山的描述,展现了诗人与老宿或同修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简朴而和谐的生活状态;颈联以猎人和钓户的生活为例,揭示了世间为了生存而不得不相互伤害的残酷现实;尾联表达了诗人对长期奔波于风尘之中、饱受烦恼困扰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日益衰老和疾病缠身的无奈与忧虑。全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早年修行与读书的生涯,以及在修行与生活中所见所感,透露出对世间苦难的深刻体悟。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411篇诗文 ► 347条名句
相思怨
李冶〔唐代〕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唐代〕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二水 一作:一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画鹰
杜甫〔唐代〕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