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减字木兰花·皋兰被径

王国维〔近现代〕

皋兰被径,月底栏干闲独凭。修竹娟娟,风里时闻响佩环。
蓦然深省,起踏中庭千个影。依尽人间,一梦钧天只惘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溪边的兰草覆盖了小路,月光下我独自倚着栏杆。修长的竹子亭亭玉立,风中不时传来环佩轻响。
突然间,让人陷入到沉思中,站起身走到庭院中,脚下是斑驳的月影千重。历经人间种种,就像一场梦醒来,让人不知所以。

注释
减字木兰花: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又名“减兰”“木兰香”“天下乐令”“玉楼春”“偷声木兰花”“木兰花慢”等。此调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皋兰:泽边兰草。
被:覆盖。
凭:靠着。
修竹:长长的竹子。
娟娟:姿态柔美的样子。
佩环:古代系于衣带的玉饰。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06年,王国维在南方教书远离家人,当他面对月夜时,感觉一切都是那样清幽、静美,词人觉得自己与清夜融为一体。但面对当时社会的革命浪潮,他又省悟过来,依旧生活在污浊的人世间,无比惆怅。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永正.王国维诗词全编校注.岳麓出版社.1980.61

赏析

  这首词通过很幽微的感受写出了对人生修养之高远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人生的失望。

  “皋兰被径”来源于《离骚》,四个字包含有比较丰富的内容,一方面,它有可能是对眼前实景的描写;另一方面,它又暗藏着“美人香草以喻君子”的所谓“比兴”的传统手法。

  “月底栏干闲独凭”,寥寥几字,便勾勒出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独自凭栏远眺的情景。“闲”与“独”二字尤为传神:“独”字展现了周遭环境的宁静无扰,“闲”字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悠然自得与放松。

  “修竹娟娟”一句,虽未直接引用“美人香草”的典故,却也兼具写实与象征的双重意蕴。此处,竹子被赋予了美女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减字木兰花·皋兰被径》被整理收录在王国维的词稿《人间词》甲稿之中。上片描写了皋兰、月夜、修竹、晚风等景致。下片又从景回到现实,同时引发深思和对人生的感慨。王国维通过这首词写出了对人生修养之高远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人生的失望。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窈窕燕姬年十五

王国维 王国维〔近现代〕

窈窕燕姬年十五,惯曳长裾,不作纤纤步。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
一树亭亭花乍吐,除却天然,欲赠浑无语。当面吴娘夸善舞,可怜总被腰肢误。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雪

毛泽东〔近现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余 通:馀)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原驰 一作:原驱)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人间词话七则

王国维 王国维〔近现代〕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